幻灯片 1 第2 章 第3节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考向一 考向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2.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少量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 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 幻灯片 54.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鸟 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尿嘧啶(U)是RNA特有的碱基。 5.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 现红色。 6.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 剂进入细胞;也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幻灯片 6---- 幻灯片 7---- 幻灯片 8[自读教材·夯基础] 1.核酸的种类和功能[判断正误] (1)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 (√) (2)DNA的全称是核糖核酸,R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 (3)核酸的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 (√) 绿色 RNA ---- 幻灯片 9(2)实验步骤: ---- 幻灯片 10 (3)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 中,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细胞核 RNA ---- 幻灯片 11 1.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为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刑事案件中“指纹”技术和医疗领域中的“亲子鉴定”。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指纹”和“亲子鉴定”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提示:DNA。 2.若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对大肠杆菌染色,染色结果如何? 提示:拟核部分呈绿色,细胞质部分呈红色。 ---- 幻灯片 12[跟随名师·解疑难]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注意事项   1.制片   (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而不是蒸馏水,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形态,因为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   (2)取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漱口:防止混杂食物碎屑。   (3)牙签使用前要严格消毒。   (4)载玻片烘干:   ①要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②烘干至细胞吸附住即可。 ---- 幻灯片 13  2.水解   (1)盐酸的作用: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要注意掌握水温(30℃)和时间(5 min),才能达到水解的目的。 3.冲洗 (1)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盐酸。 (2)缓水流: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 ---- 幻灯片 14  4.染色   (1)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配制要用蒸馏水。   (2)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是混合染色剂,要现用现配。   (3)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自读教材·夯基础] 五碳糖 核糖核苷酸 (2)组成: ①脱氧核苷酸:构成 的基本单位。 DNA ---- 幻灯片 17②核糖核苷酸:构成 的基本单位。 RNA ---- 幻灯片 182.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填空] ---- 幻灯片 19  3.核酸的多样性[填空]   (1)原因: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 不同和 的多样化。   (2)遗传信息的储存:   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分子中。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中,如HIV、SARS病毒。 数目 排列顺序 DNA RNA ---- 幻灯片 20 1.根据核苷酸的组成,分析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提示:C、H、O、N、P。   2.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判断某一核酸分子是DNA还是RNA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DNA和RNA的区别表现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不同。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据此可判断核酸种类。 ---- 幻灯片 21[跟随名师·解疑难] 1.核酸分子的结构层次 ---- 幻灯片 222.DNA和RNA的比较 ---- 幻灯片 23  [特别提醒]    ①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时,遗传信息就蕴含在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②细胞生物的RNA虽然不是遗传物质,但可携带DNA传递的遗传信息。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幻灯片 26  [例1]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接着换上高倍镜观察即可 ---- 幻灯片 27[思路点拨] ---- 幻灯片 28  [精讲精析] A项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应混合使用,且要现用现配,其中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B项错误,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要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10 s,冲去多余的盐酸后,再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才可用染色剂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C项正确,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便于观察绿色和红色在细胞中的分布;D项错误,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答案] C ----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  [例2] 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幻灯片 31  A.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的拟核中的核酸由5种碱基构成   C.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 幻灯片 32[思路点拨] ---- 幻灯片 33[精讲精析] [答案] D ---- 幻灯片 34 (1)在只有DNA或RNA的生物中(病毒): 4种碱基+磷酸+1种五碳糖 A、G、T、C    脱氧核糖 或       或 ---- 幻灯片 35(2)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中(细胞生物): 5种碱基+磷酸+2种五碳糖 A、G、T、C   脱氧核糖 ---- 幻灯片 36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只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幻灯片 37解析:①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则推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都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②病毒只有DNA或RNA,则病毒只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T2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其体内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烟草叶肉细胞、豌豆根毛细胞都是真核细胞,细胞中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答案:B ---- 幻灯片 38 1.判断某种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  2.验证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检测某生物组织是否含有DNA或RNA。 典例剖析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RNA,经一定手段处理后,可以使蛋白质和RNA分开,得到无完整病毒的滤液。RNA酶可以专一性地水解RNA,蛋白酶可以专一性地水解蛋白质。 ---- 幻灯片 39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中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经处理后的禽流感病毒滤液,活鸡胚,RNA酶,蛋白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________分为两组,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40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 [解析] 病毒专营活细胞内寄生生活,因此应选取等量活鸡胚作为培养材料。实验的基本思路是:RNA酶可破坏RNA,蛋白酶可破坏蛋白质。若加入RNA酶后仍能产生禽流感病毒,说明其遗传物质不是RNA,而是蛋白质,若加入RNA酶后,不能产生禽流感病毒,则遗传物质是RNA,同理可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是蛋白质。 [答案] 等量活鸡胚 是否产生了禽流感病毒 (1)无禽流感病毒 (2)蛋白质 (3)无禽流感病毒 (4)RNA ---- 幻灯片 43归纳拓展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操作程序 (1)提出问题,确定实验课题。 (2)做出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即对可见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3)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中应该写明详细的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要进行哪些观察和测量。这是实验探究的最根本的环节。 ---- 幻灯片 44  (4)预期结果。对结果预测一般分为三种情况:①正相关——促进;②负相关——抑制;③无影响。   (5)分析数据。   (6)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必须依据实验结果,即若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前的假说一致的结论或“假说成立”;若实验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得出的结论应为“假说不成立”。 ---- 幻灯片 45---- 幻灯片 46 ---- 幻灯片 47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