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一章 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
----
幻灯片 2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本栏目内容在高考时虽不直接考查,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感觉简单未必掌握,认为掌握未必精准。化主干梳理为习题训练,变知识再现为能力提升。训练式梳理,创新记忆模式,提升复习效果!高考成败,根基在此,不可小觑!
----
幻灯片 3一、减数分裂
----
幻灯片 41.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____。
2.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__。
【点拨】精(卵)原细胞的增殖依靠有丝分裂,而生殖细胞的形成需要靠减数分裂来完成。
有性生殖的生物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数目减半
----
幻灯片 5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1)图像:
(2)图像:
前期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
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
央的赤道板上
----
幻灯片 6(3)图像:
后期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
移动到细胞两极
----
幻灯片 7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1)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分裂图:
(2)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①中期: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上。
②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加倍。
赤道板
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
中期
后期
----
幻灯片 8【点拨】(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
幻灯片 9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
1.写出下列细胞可能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
①_____、________交叉互换、___________分离。
②________分裂、__________分开。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
精子、卵细胞或极体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
染色单体
----
幻灯片 10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差异
(1)细胞质分裂方式:
①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_________。
②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_____
_______,极体分裂时__________。
均等分裂
均等分裂
等分裂
不均
----
幻灯片 11(2)数目与变形:
4
是
1
否
----
幻灯片 12【点拨】(1)均等分裂现象除存在于精子的形成过程外,还存在于卵细胞形成极体的过程中。
(2)不均等分裂的细胞若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初级卵母细胞;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次级卵母细胞。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
幻灯片 13四、受精作用
1.概念
____________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的过程。
2.实质
精子的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_融合。
3.结果
受精卵中___________与体细胞相同,其中一半来自______,另
一半来自______。
卵细胞和精子
受精卵
细胞核
细胞核
染色体数目
父方
母方
----
幻灯片 14【点拨】(1)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基础是细胞膜表面具有糖蛋白,两者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生物的遗传变异都十分重要。
----
幻灯片 15【思维判断】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只含有成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故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
----
幻灯片 16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但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
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分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进入不同的细胞中,故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故和有丝分裂相似。
√
----
幻灯片 17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
【分析】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细胞相对大的为次级卵母细胞,相对小的为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也会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
4.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
【分析】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
×
----
幻灯片 18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以被称
为同源染色体。( )
【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在未分离之前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并非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因此,不能被称为同源染色体。
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 )
【分析】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因此可以说受精作用激活了卵细胞。
×
√
----
幻灯片 19考点的解读与透析是决胜高考的必经之路。本栏目内容为考试的重中之重,深入剖析重点难点,精准点拨知识误区,在剖析中归纳,在归纳中掌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点在握,才能高考无忧!
----
幻灯片 20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八大比较
复制
不复制
性原细胞→初级
性母细胞→次级
性母细胞(或极体)
次级性母细胞(或极
体)→精细胞或卵细
胞和极体
不分裂
分裂
2N→N(减半)
N→2N→N
2N→4N→2N
2N→N(减半)
----
幻灯片 21有联会现象;四
分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交叉互
换;同源染色体
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
体分开
无(0)→有(4N)→
有(2N)
有(2N)→无(0)
有(N对)
无
----
幻灯片 222.一个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
幻灯片 2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时期:
----
幻灯片 24(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数目的比例关系: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
1∶1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
2∶1的时期
----
幻灯片 25【技巧点拨台】
精子和卵细胞种类和数目的计算方法
(1)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个精子,2种类型。
(2)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1个卵细胞,1种类型。
(3)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n种精子或卵细胞。
----
幻灯片 26【典例训练1】(2011·江苏高考改编)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
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的出现可能是交叉
互换的结果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
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互为同源染色体的条数最多有4条
----
幻灯片 27【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
(1)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精子和卵细胞种类和数目的计算方法。
2.解题关键: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有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明确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的不同基因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幻灯片 28【解析】选A。该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不同,为非同源染色体,从基因来看,等位基因B、b已分离,因此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由于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的a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子类型不同,分别为AB和aB,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的类型也不同,由于产生的卵细
----
幻灯片 29胞只有一个,因此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正常的体细胞中互为同源染色体的条数为2条,对应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互为同源染色体的条数有4条。
----
幻灯片 30【互动探究】(1)若题干中的基因型改为“AABb”,该细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基因突变。
分析:由于个体的基因型为AA,个体中没有a基因,因此细胞分裂图中新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
幻灯片 31(2)此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什么?若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配不均等,那么它的子细胞名称又是什么?
提示:精细胞或极体或卵细胞;卵细胞和极体。
分析:由于该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不同,为非同源染色体,并且等位基因B、b已分离,因此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它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或卵细胞。若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它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
----
幻灯片 32【变式备选】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
幻灯片 33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
幻灯片 34【解析】选B。根据图和文字信息可知,①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③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
----
幻灯片 35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发生的部位
一般的组织器官均可
成熟的有性生殖器官
体细胞(受精卵)
性原细胞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一次,减数分裂间期
一次
两次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
分离和四分体;不出
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
换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分离和四分体;有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幻灯片 36
2个
4个
体细胞
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
保持了生物亲代和子
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
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
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
定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
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都
有着丝粒的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
幻灯片 37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
(1)三看判断法: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出现联会、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同源染色体着丝粒
位于赤道板两侧
无上述同源染色体
的特殊行为
----
幻灯片 38(2)示例:
①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
幻灯片 39判断步骤: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细胞中是否具
有同源染色体
结果: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幻灯片 40②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
幻灯片 41判断步骤:
否→减Ⅰ中期
是→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Ⅱ中期,C为减Ⅰ中期。
----
幻灯片 42③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
幻灯片 43判断步骤: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中是否
具有同源染色体
结果: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幻灯片 44【技巧点拨台】
根据图形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技巧
----
幻灯片 45(1)看“染色体峰值”:
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
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3)看“结果”:
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
幻灯片 46【典例训练2】(2012·潍坊模拟)下列为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
幻灯片 47(1)甲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期,丙图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__________段。
(2)乙图是____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若丙为甲的子细胞,则丙的名称为____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发生在___________段。
(4)采用上述生物研究细胞分裂过程,容易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48【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形态特征。
2.解题关键
(1)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要作准确的判断。
(2)图丁中纵坐标的含义及与细胞分裂过程的每一个时期如何联系。
----
幻灯片 49【解析】(1)(2)甲、乙、丙三图是同一种雄性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图,丙图中的染色体清晰表明为3条且没有染色单体,说明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则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是有丝分裂中期。因为图甲、乙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且图乙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丁中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DNA量,所以图甲、乙均可表示为BC段,丙可表示为DE段。
----
幻灯片 50(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的现象。真正自由组合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丁中的BC段。
(4)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多,会造成染色体在视野中重叠,观察不清,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时,便于观察,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分析相对准确。
----
幻灯片 51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DE
(2)有丝分裂中
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3)精细胞 BC
(4)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
幻灯片 52【变式训练】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条Y染色体,则此图一定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B.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C.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0、4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
幻灯片 53【解析】选B。由图Ⅰ和图Ⅱ是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可知,细胞Ⅰ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体细胞。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若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应该相同的基因不同了,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变成了其等位基因。图Ⅱ细胞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有4个DNA。从图Ⅰ中分析可以得出本生物2N=4,所以染色体数最多时是有丝分裂后期,为8条。
----
幻灯片 54【变式备选】下列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幻灯片 55(1)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__________。
(2)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3)如果上图细胞都来源于动物的性腺,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4)该种生物产生的子代各个体间及子代与亲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上图_________细胞关系密切。
----
幻灯片 56(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所示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在所给方框中绘出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的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
幻灯片 57【解析】(1)A、B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在雌性动物体内出现,D、E、F在雌性或雄性动物内都会出现。
(2)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若是次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是精细胞;若是极体,其子细胞是极体。
(3)E细胞是有丝分裂,若来自性腺,只有性原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
幻灯片 58(4)该种生物产生的子代各个体间及子代与亲代间性状差别很大,主要是发生了基因重组(交叉互换、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A、C中。
(5)画图时注意染色体的大小及其携带的基因、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等。
----
幻灯片 59答案:(1)A、B、D、E、F (2)精细胞或极体
(3)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 (4)A、C
(5)(注:染色体的大小及其携带的基因、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均要正确)
----
幻灯片 60受精作用
1.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受精卵。
2.实质
精核和卵核融合的过程,因细胞质几乎都由卵细胞提供,因此,细胞质控制的性状与母本基本相同。
----
幻灯片 61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配子的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存在自由组合现象,使不同的基因分到同一个配子中去。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
(2)受精过程中精卵结合是随机的,而且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的数目。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体现了遗传的稳定性,又体现了变异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
幻灯片 62----
幻灯片 6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幻灯片 64【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和DNA的来源。
2.解题关键:明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而受精卵细胞质中的DNA绝大多数是由卵细胞提供的。
----
幻灯片 65【解析】选A。两性生殖细胞成熟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但不是各占一半,因为精细胞在变形为精子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都丢弃了,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
----
幻灯片 66【变式备选】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
幻灯片 67【解析】选D。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广泛的基因组合,增加了变异的概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丰富来源是基因重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不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使后代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但不是全部的遗传物质;如果只考虑细胞核,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但考虑细胞质,则后代从母方得到的DNA多于父方。
----
幻灯片 68实验探究题是高考中区分度最高的题目,该类题具有“三高”特点:难度高、分值高、失分高,本栏目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训练科学的实验思维,规范准确的问题解答,成功突破答题时常见的不善于利用题干信息理顺探究思路及作答时只知其意、但不能准确表达的两大障碍!
----
幻灯片 69 教材实验原理步骤的应用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案例】(2009·山东高考改编)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小鼠常被用于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染液,解离固定液。
----
幻灯片 70(1)取材:用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幻灯片 71【命题人透析】
(1)实验成功的关键——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这就要求我们把解题的目标对准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提供的“实验材料”中应选取小鼠的“睾丸”。
----
幻灯片 72(2)明确装片制作环节,把握减数分裂各期特点:
①临时装片制作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a.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反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粘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
幻灯片 73b.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粘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
幻灯片 74②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
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
幻灯片 75【标准答案】
(1)(小鼠)睾丸
(2)①解离固定液
②醋酸洋红(染)液
③压片
(3)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
幻灯片 76【阅卷人点评】(与【案例】中问题序号对应)
得分要点
(1)必须体现“睾丸”。
(2)①必须是“解离固定液”;
②必须是“醋酸洋红(染)液”;
③必须是“压片”。
(3)必须全面体现“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
幻灯片 77失分案例
(1)错答为“肾脏”。
(2)①错答为“解离”;②错答为“龙胆紫”;
③错答为“制片”。
(3)答案不完整,如只答出“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
幻灯片 781.(2012·宝鸡模拟)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
B.减数分裂中可以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细胞分裂中原来共用着丝粒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中可以自由组合的两条染色体
----
幻灯片 79【解析】选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不一定相同,如X、Y染色体,共用着丝粒的染色体为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是相同的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能联会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大部分形态是相同的。
----
幻灯片 80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
A.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
幻灯片 81【解析】选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父方染色体和母方染色体要分开,并随机地移向两极,其余各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故不同源的父方和母方染色体是随机组合的。
----
幻灯片 823.向日葵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3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数为( )
A.34个 B.68个 C.17个 D.136个
【解析】选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恢复到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即34条(17对),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7个四分体。
----
幻灯片 834.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幻灯片 84【解析】选D。图中的四个细胞中,①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②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无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由此可以判断该生物正常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④属于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阶段。
----
幻灯片 855.(2012·衡阳模拟)下列细胞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
幻灯片 86【解析】选C。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②⑥无同源染色体;DNA复制后,形成染色单体,当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即不存在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③⑥不存在染色单体,故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①④⑤。
----
幻灯片 876.如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处于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幻灯片 88(1)曲线中①~②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分裂的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
(3)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
幻灯片 89【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曲线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
①~②段为有丝分裂过程。
(2)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染色体数量在原水平上均加倍,说明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量上看,②为4n、⑤为2n,则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e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
幻灯片 90(3)从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看,a~e分别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只能是四分体时期和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即a、d、e。曲线④染色体数量减半,说明已经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处于④⑤时期的一个细胞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4)该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为2n,可知核内DNA含量为2n,核内DNA含量加倍为4n的细胞为a、d、e。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
幻灯片 91答案:(1)有丝 染色体
(2)e、b
(3)a、d、e ④⑤
(4)a、d、e
(5)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
幻灯片 92实验设计与分析需要系统全面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本栏目将高中阶段的实验类型、原则、思路、方法、步骤及设计常规、常见失误等问题化整为零,分类归纳点拨并辅以案例说明。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实验大收获,高考大提升。
----
幻灯片 93实验方法 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异常细胞的原因
【理论指导】
1.研究对象
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
2.形成原理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
----
幻灯片 943.结果分析
(1)体细胞是AABB纯合类型:
①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AABB,则形成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②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类型,则形成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
幻灯片 95(2)体细胞是AaBb杂合类型:
①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aaBb,则形成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②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或Aab或ABb或aBb类型,则形成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③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或AAb或ABB或aBB或aaB或aab或Abb或abb类型,则形成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
幻灯片 96【典例分析】
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
幻灯片 97请分析表格中各种性染色体组成方式的可能形成原因。
----
幻灯片 98【分析】
(1)XXX的可能形成原因:
①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裂后未分离,形成含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
②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X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裂后未分离,形成含两条X染色体的精子。
(2)YO的可能形成原因:
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裂后未分离,形成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
幻灯片 99(3)XXY的可能形成原因:
①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裂后未分离,形成含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
②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分裂,形成两个含XY染色体的精子。
(4)XYY的形成原因:
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裂后未分离,形成一个含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
----
幻灯片 100(5)XO的可能形成原因:
①若雌果蝇正常分裂,则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未正常分裂形成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
②若雄果蝇正常分裂,则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未正常分裂形成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
幻灯片 101【拓展】
(1)表现型为雄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坐标曲线图该如何表示?
提示:
----
幻灯片 102分析:正常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8条,但雄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中染色体为9条,故绘制曲线图时要特别注意纵轴染色体数目。
----
幻灯片 103(2)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多少?
提示:0。
分析:1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若该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异常,将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
----
幻灯片 104(3)若(2)小题中的“初级卵母细胞”改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改为“次级精母细胞”,几率又是多少?
提示:1/2。
分析:1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若1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均异常,而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个正常的精细胞,因此,产生正常精细胞的几率是1/2。
----
幻灯片 105----
幻灯片 106----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