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人 口增长过快,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 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降低出生
率。
2.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全球气候
变化的原因之一。
3.各种污染物经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以及海洋运输时的
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造成海洋污染。
----
幻灯片 3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5.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
名胜风景区等是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
幻灯片 4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判断正误]
(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开始缓慢下降。
( )
(2)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 )
(3)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应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 )
(4)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
×
√
√
√
----
幻灯片 5二、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连线]
----
幻灯片 6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 。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
幻灯片 7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
----
幻灯片 8 [想一想]
请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苍蝇、蚊子等动物?
提示:应控制其数量,但不能完全消灭。
----
幻灯片 9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判断正误]
(1)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利用。 ( )
(2)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 )
(3)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 )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核心的是基因多样性的保护。 ( )
(5)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 )
(6)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
系。 ( )
×
√
×
×
√
√
----
幻灯片 10[知识体系构建]
----
幻灯片 11①资源危机 ②环境危机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⑤间接价值 ⑥物种多样性 ⑦易地保护
----
幻灯片 12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2008·山东卷T27(1))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 ( )
(2)(2011·广东卷T28(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 )
√
√
----
幻灯片 13 (3)(2012·江苏卷T24 A)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
(4)(2009·广东卷T13D)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 )
(5)(2008·广东卷T16 B)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 )
√
√
×
----
幻灯片 14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15 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
幻灯片 16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
幻灯片 173.水污染及其净化
----
幻灯片 18 [关键一点] 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
幻灯片 19 4.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力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
幻灯片 20高考地位
本考点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因与人类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命题角度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典例1;
(2)酸雨、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
问题,如典例2。
----
幻灯片 21 [典例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幻灯片 22 [解析] 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B
----
幻灯片 23 [典例2] 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
A.大气中的CO2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解析] 赤潮是由于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使N、P等元素含量过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引起其他生物死亡所致。
[答案] B
----
幻灯片 2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2011·重庆卷T4D)眼睛退化的“盲鱼”可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 )
(2)(2009·福建卷T2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
(3)(2011·江苏卷T20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 )
×
√
×
----
幻灯片 25 (4)(2012·江苏卷T24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
(5)[2009·江苏卷T27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 )
(6)(2011·江苏卷T20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 )
×
√
√
----
幻灯片 26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
幻灯片 27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
----
幻灯片 28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野生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
幻灯片 29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
----
幻灯片 30(2)易(迁)
(3)利用生物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
幻灯片 31 4.外来物种入侵
(1)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种,特称侵入种。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3)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空的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传播能力特别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
幻灯片 32高考地位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本考点内容,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命题角度
(1)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类型,如典例3;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典例4。
----
幻灯片 33 [典例3]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
幻灯片 34 [解析]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 B
----
幻灯片 35 [典例4] 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
A.只要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可以全面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C.为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严重灾害,也应将其天敌共同引入
D.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以缓解人口压力
----
幻灯片 36 [解析] 应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环境的恶化。
[答案] B
----
幻灯片 371.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污染情况
成 因
危 害
水体
污染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营养素
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机污染
水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农药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
----
幻灯片 38
污染情况
成 因
危 害
大气
污染
温室效应
大气中CO2过多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有毒气体
大气中SO2过多
污染可引起酸雨,危害植物生长
海洋
污染
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石油泄露等污染物
海洋中表现为赤潮
----
幻灯片 39 2.水体富营养化
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原理及过程如下:
----
幻灯片 40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
----
幻灯片 41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②③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
幻灯片 4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的有无,生活污水的有无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②③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富营养化的因素。
[答案] A
----
幻灯片 43[高考随堂体验]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辽宁双基)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
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
B.人口剧增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C.如果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
D.为了使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控制人口成为负增长
----
幻灯片 44解析:世界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不断增长;人口剧增对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如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年龄组成只是起到预测人口数量的作用,人口增长还受战争、疾病、人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控制人口增长并不是要使其成为负增长。
答案:B
----
幻灯片 452.(2010·江苏高考)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
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
----
幻灯片 46解析:小草为生产者,具有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小草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小草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
答案:B
----
幻灯片 473.(2013·黄山模拟)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是 ( )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
C.外来物种的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解析:生物资源的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野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
答案:D
----
幻灯片 484.(2013·兖州模拟)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
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 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 速率
C.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 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利用水力发电,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 于可持续发展
.
----
幻灯片 49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才能说明有新物种产生;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这样的人工干预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热力发电带来的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
“课时达标检测”见“限时集训(三十六)”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