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1.选D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该重组酵母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随着DNA的复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表现型;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部分片段后,导致酵母菌具有原本没有的遗传物质,增加了遗传多样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2.选B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
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幻灯片 23.选D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
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 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4.选D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生存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群
基因库也不同,所以进化方向是不同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5.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的基
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
幻灯片 36.选B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进行
信息传递的,通过识别,同种生物的生殖细胞之间可进行融合,不同种生物的生殖细胞之间不能融合(存在生殖隔离);精、卵细胞的融合是借助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的,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7.选C 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小黑麦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并不是共同进化的产物;小黑麦是一个新的物种,它的出现增加了种群基因库的数量。
----
幻灯片 48.选B 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使A、a的基因频率相等;自交后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改变;经过自然选择,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控制其性状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增高。
9.选D 人体的免疫力是人体本身的一种防御机能,是由人体
的免疫系统决定的,抗生素不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引起细菌的变异,且变异是不定向的;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未必会产生新物种。
----
幻灯片 510.选B 小鼠原种和小鼠新种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是两个
不同的物种;X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1.选D 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对灭鼠灵药物有抗性的褐
鼠对维生素K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则种群中基因型为RR和rr的个体被淘汰的概率较高,基因型为Rr的个体生存的概率较大,导致最终种群中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
幻灯片 612.解析:选C 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
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选育过程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
----
幻灯片 713.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2)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从而也说明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4)两个种群中种群1中基因型为AA的黑色个体明显较多,说明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工业污染较为严重,这样的环境对甲虫起了选择的作用。
答案:(1)遗传 (2)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 (3)基因交流 地理(生殖)隔离 (4)1 选择
----
幻灯片 814.解析:先计算出每一个小区域适于鸟类繁育的保护区面积
为(400-5-100)2=87 025平方米,总面积为87 025×4=348 100平方米。修了铁路和公路后,边界长度缩短。地理隔离使得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基因无法正常交流,不同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异,然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改变,最终形成不同的物种。
答案:(1)348 100 (2)A (3)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
幻灯片 915.解析:(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
生物,不含染色体,其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这一种。(2)抗生素属于环境选择因素,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3)设置一组含有青霉素的对照组,实验证明先变异,后选择。
答案:(1)原核 基因突变 (2)选择 基因频率
(3)①含有青霉素 ③A组细菌从未接触抗生素,而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