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1.选D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分、血浆蛋白、无机盐等,其中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是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下,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不会出现显著下降。 2.选B 寒冷时,骨骼肌通过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维持了内环境 的稳态;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尿糖;人体血液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因此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处于血液pH的变化范围之内;当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 幻灯片 23.选D 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 增多;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 4.选A 大白鼠由0℃移到25℃的环境中,机体代谢产热减少, 故耗氧量减少;体内温度不变,故体内酶活性不变。 5.选D 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 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均可引起组织水肿。 ---- 幻灯片 36.选C 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渗透压升高也可引起渴觉中枢兴奋。 7.选B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破坏下丘脑将导致不能维持 体温平衡。 8.选A ①是血浆,其内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 质;②是组织液,其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③是细胞内液,其内产生乳酸后,由于人体的调节作用,①、②、④中的pH变化不大;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 ---- 幻灯片 49.选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10.选D 小鼠为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小鼠通过调节产热量 和散热量使体温维持稳定,因此C正确。青蛙为变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青蛙代谢水平将发生变化,其产热量和散热量不会相等,故D错误。环境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小鼠散热量增加,为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产热量也增加。环境温度降低的情况下,青蛙体温下降,因此代谢水平下降,产热量降低,故A正确。同理,环境温度上升后,小鼠散热量减少,导致产热量减少,因此耗氧量也减少,而温度升高后青蛙体温上升,代谢水平上升,耗氧量增加,故B正确。 ---- 幻灯片 511.选C 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12.选D 由题图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 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e为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水盐调节中,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且下丘脑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寒冷能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 幻灯片 613.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图中A、C、B 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其中属于内环境的是A、C。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渗透压变小,导致组织液增多;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攻击T淋巴细胞,并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崩溃。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来调节血糖平衡。核酸(DNA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因此核酸水解的初级产物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答案:(1)A和C C(或组织液) T淋巴 (2)肝糖原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3)核苷酸 八 ---- 幻灯片 714.解析:(1)饮入的冰水进入消化道后刺激的是体内冷觉感受器, 冷觉产生的位置是大脑皮层。(2)与其他时间相比,第25 min至第55 min的时间内,体表温度升高,说明机体在进行因饮入冰水而引发的体温调节,这种调节的结果最终使体内温度恢复正常,故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的改变是相反的。(3)若出汗速率与体内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饮入冰水后,出汗速率会先降低即排汗量减少,所以饮用热水更能增加排汗量,进而降低体温。(4)第40 min至第50 min的时间内,皮肤温度在下降,说明体内温度在上升,则实验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1)冰水刺激消化道表面冷觉感受器,使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相应感觉中枢产生冷觉。 (2)先降低再升高,最后达到饮入冰水前的正常温度 (3)热水 (4)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幻灯片 815.解析: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 量减少,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排尿的神经中枢由脊髓控制,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 如下图:(画对趋势即可) (2)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3)脊髓 反射弧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