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
1.选D 微生物发酵的条件中,温度、pH、溶氧的多少都能认为
是条件控制;但酶的种类和数量不能认为是条件控制。
2.选D 果酒——酵母菌,其先在有氧条件下繁殖,再在无氧条件
下进行酒精发酵。果醋——醋酸菌,需氧。腐乳——主要是毛霉,需氧。泡菜——乳酸菌,厌氧。
3.选C 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在无氧呼吸时发酵产生酒精,
制作果醋时利用的醋酸菌是好氧菌。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菌进行的发酵都有影响。
----
幻灯片 24.选B 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的时候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利用自然菌种制果酒时就是利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高压蒸汽灭菌会杀死酵母菌;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时越靠近坛口盐越要铺厚一些。
5.选B 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
原理,在发酵初期通入无菌空气可以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醋酸菌是好氧微生物,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必须持续通入无菌空气;参与腐乳发酵的青霉、毛霉、曲霉等都属于真核生物;泡菜、酸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乳酸菌 是一种厌氧细菌。
----
幻灯片 36.选D 葡萄汁足量,增加酵母提取液的量,则产生相同酒精所需的时
间缩短;由于葡萄汁已经足量,而酵母提取液的量一定,故增加葡萄汁的量,酒精浓度不会增加;酵母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连续通入无菌空气不会产生酒精;制葡萄酒时,酒精发酵控制的温度为18~25℃,升高温度到23℃,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升高。
7.选C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8.选B 制果酒时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来生产酒精的,A中瓶内发
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在排气时液体容易溢出。制腐乳时应该先接种毛霉,让其生长,再加盐。制泡菜时用乳酸菌,而不是用醋酸菌。
----
幻灯片 49.解析:(1)果酒生产的工艺流程为:选料→冲洗→粉碎→灭
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2)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且温度不适合醋酸杆菌生存,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3)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有利于后期发酵。
(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
幻灯片 5答案:(1)冲洗 过滤
(2)18~25℃ 不能,因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有成形的细胞核
(4)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5)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
幻灯片 610.解析:(1)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2)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3)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
----
幻灯片 7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由绘制出的亚硝酸盐含量曲线图分析可知,泡菜封坛后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至第4天含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答案:(1)毛霉 盐的用量 12
(2)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3)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泡菜封坛后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至第4天含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意思对即可)
----
幻灯片 811.解析:(1)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在
压榨前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发酵为无氧呼吸过程,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所以弯管处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发酵完成后,CO2不再产生,所以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2)制备醋酸过程需要避免其他杂菌干扰,所以乙罐内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制备醋酸需要的菌种为醋酸菌,加刨花的目的是让醋酸菌附着在刨花上,使醋酸菌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杨梅醋的产生量与流入乙罐的杨梅酒的量有关,所以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
----
幻灯片 9梅酒的流速来调节。(3)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该过程并没有CO2产生,所以乙罐的CO2产生量几乎为零。
答案:(1)果胶 防止空气进入 气泡冒出
(2)灭菌 醋酸 附着 流速
(3)D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