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4、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所隐含的食物链: 。
蝉→螳螂→黄雀
植物→蝉→螳螂→黄雀
1、下列属于依次属于种群的是( )属于群落的是(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①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的分解者 ②烧杯中的取自池塘中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③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④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⑤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⑥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⑦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⑤
③⑦
②⑥
3、下列各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①硝化细菌
②蚯蚓③枯草杆菌④豆科植物⑤肺炎双球菌⑥蓝藻⑦团藻⑧蘑菇
----
幻灯片 3生态系统的结构
营养结构
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群落
----
幻灯片 4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
幻灯片 5单向流动原因:
①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不可逆转的。
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利用热能,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逐级递减的原因:
有一部分能量被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能量不能100%的传向下一营养级
----
幻灯片 6能量流动
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过程
能量的源头: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的总量
途径: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金字塔
传递效率10%~20%
研究意义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捉虫、除草
太阳能
食物链或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的去向:
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流动的形式:有机物
设计合理的食物链,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建立桑基鱼塘、蔗基鱼塘
----
幻灯片 7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
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
少消耗A约(假设猫头鹰从B、D以
及B从A、C获得的生物量均相等)
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幻灯片 8生态系统所指
物质所指
循环的范围
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物圈
C、H、O、N、P、S等基本元素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
幻灯片 9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CO2; 其次还有
碳酸盐。
循环形式: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
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的有机物。
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
在生物体间的传递途径:食物链
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
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
范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碳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
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幻灯片 10大气 中的CO2库
植物
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
氮素不断输出该生态系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农田中的氮素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得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
幻灯片 11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的形式 。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E→F → D → B
A → E:CO2
D → B:含碳有机物
80
----
幻灯片 12思考、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大气中的CO2
甲 乙 丙
答: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