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人的体温调节及其意义
1.定义:
2.临床测定:
腋窝:
口腔:
直肠:
36.0~37.4 (36.8) 36.7~37.7 (37.2)
36.9~37.9 (37.5)
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
----
幻灯片 3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测定方法是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临床上常用基础代谢仪,测定单位时间的耗氧量(O2L/h)。因为在基础状态下,条件比较固定,通过调查,采用混合呼吸商0.82,氧热价为19.3kJ代入下式,基础代谢率(BMR)即可求得。
BMR=O2L/h×19.3kJ÷S
----
幻灯片 43.体温变动
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
特点:
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
幻灯片 74.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低温麻醉:
用药物和人工方法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则可以在不损害大脑的前提下延长阻断脑部血流的时间.
----
幻灯片 8
想一想
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降低:低温麻醉
升高:感冒时的发烧
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
----
幻灯片 9
想一想
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暖”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
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调机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后者强调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
幻灯片 105.体温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2)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散热:
主要靠皮肤实现
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
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
幻灯片 11(3).体温调节的机制
(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
下丘脑
与一些激素的分泌,水的平衡,糖和脂肪的代谢,体温调节,睡眠和情绪变化均有关.
(调节体温主要中枢)
温度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
幻灯片 12
寒冷时的调节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
幻灯片 13
炎热时的调节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
幻灯片 14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
幻灯片 156.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
幻灯片 16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
害而无益吗?
不是。在某些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感冒时的发烧,低温麻醉等。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有关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舒张
汗液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刺 激
兴奋
----
幻灯片 20寒冷刺激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减少散热
立毛肌收缩
增加产热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