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  综合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本章有以下高考命题规律。    1.命题内容:本单元内容较少,难度较低,主要的考点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等。 ---- 幻灯片 3  2.命题形式: 就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尤其广东省的试题,多为选择题,如2009年广东高考第1题,非选择题较少见。   3.命题思路: 第一,本节内容较少单独出现,往往与细胞结构综合考查,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区别,结合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显微镜使用技术上的考查也往往与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等实验联合。   4.命题趋势:结合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以及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题型多为选择题。   ---- 幻灯片 4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本章的复习备考策略如下。   1.知识方面:了解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主要内容等;重视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分析,理解两者在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异同。   2.能力方面:课标高考试题对本专题的能力考查,集中为分析推断能力、亚显微结构图的识别能力和显微镜的使用技术,故应加强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辨识训练,以及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的训练。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   (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个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 幻灯片 7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两者主要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细胞 (1)结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只有拟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幻灯片 8 (2)举例: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3.真核细胞   (1)结构特点: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质),细胞质中存在多种细胞器。   (2)举例:动物、植物、真菌。   三、细胞学说   (1)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2)内容: ---- 幻灯片 9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  a.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   b.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直接组成个体,没有系统层次。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d.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虽然也是系统,但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所以,细胞是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 幻灯片 13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皮肤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变形虫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⑨一片森林 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①⑩⑨ ---- 幻灯片 14 ①皮肤属于器官;②胃黏膜属于组织;③神经元属于细胞;④变形虫属于个体及细胞两个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⑥病毒属于个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不属于任何层次;⑨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⑩一池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 B ---- 幻灯片 151.以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分类系统 ---- 幻灯片 16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 幻灯片 17  a.细菌和真菌的辨别:名称中包含形态描述(杆、球、螺旋)的一般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幽门螺旋菌、乳酸菌(杆菌)等; “霉菌”一般是真菌,如青霉菌、曲霉菌等,此外酵母菌也属于真菌。   b.蓝藻和藻类植物的辨别: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颤藻、念珠藻等,发菜属于念球藻;常见的藻类植物有硅藻、甲藻、裸藻、衣藻、小球藻、绿藻、红藻等;黑藻既不是蓝藻,也不属于藻类植物,而是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 ---- 幻灯片 18  3.细胞多样性的体现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差别很大。  (2)不同真核细胞存在差异,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  (3)不同原核细胞存在差异,如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其他原核细胞有细胞壁。 ---- 幻灯片 19  4.细胞统一性的体现   (1)原核和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中均含有DNA作为遗传物质。   (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3)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4)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 ---- 幻灯片 20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 幻灯片 21     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同时含有DNA和RNA,并都以DNA为遗传物质。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D ----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幻灯片 24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并命名的。在细胞学说提出来之前,动物和植物的研究是独立的,两者之间没有交集,而细胞学说提出它们在结构组成上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生物的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 C ---- 幻灯片 25  1.光学显微镜的重要结构   (1)光学系统   ①镜头: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③光圈(遮光器):调节视野亮度。 ---- 幻灯片 26  (2)机械系统   ①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   ②转换器——转换物镜。  ---- 幻灯片 272.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低倍观察→高倍观察 ---- 幻灯片 28 a.高倍物镜和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因为高倍物镜下视野小,不易寻找到目标。)   ②低倍物镜下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高倍物镜下调焦,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b.目镜和物镜的比较: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与装片的距离越近。 ---- 幻灯片 29c.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 幻灯片 30  d.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 幻灯片 3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幻灯片 32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幻灯片 33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故B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C错。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D正确。 D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