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幻灯片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Ⅰ)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保护生物多样性(Ⅰ)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Ⅰ)
----
幻灯片 3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
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
----
幻灯片 4(2)前景
人口基数
13.6亿
14.5亿
15亿左右
----
幻灯片 5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继续控制⑧________
(2)加大保护⑨________和⑩________的力度
(3)⑪____、⑫_____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⑬__________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人口增长
资源
环境
监控
治理
生物多样性
----
幻灯片 6想一想: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如何得以实现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
答案: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可通过“降低出生率”实现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
----
幻灯片 7知识点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1)温室气体⑭__________等的大量排放
(2)全球气候⑮________
(3)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水资源短缺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⑰__________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氧化碳
变暖
氟利昂
植被的破坏
----
幻灯片 8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
1.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内容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3)⑱_________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价值
(1)潜在价值:未发现、不清楚的价值
(2)⑲________价值(也叫做⑳_________)
(3)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价值
生态系统
间接
生态功能
----
幻灯片 9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
基因
----
幻灯片 10思一思:人们将苍蝇、蚊子、老鼠等归为有害动物,是依据其哪类使用价值划分的?对于有害生物,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是否应将其彻底消灭?
答案:我们将苍蝇、蚊子、老鼠等归为有害动物,主要是考虑了它们的直接使用价值。由于生物多样性具更大的间接使用价值或潜在使用价值,故对待有害生物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控制但不彻底消灭”。
----
幻灯片 11自然、经济、社会
----
幻灯片 12“温室效应”
----
幻灯片 13197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耗增加了70%,未来15年还会每年递增20%,化学燃料的使用会使温室气体增加50%。
----
幻灯片 14判一判
1.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治国之策,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 )。
2.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
3.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
4.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
5.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 )。
√
√
√
×
√
----
幻灯片 15连一连
1.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实例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答案:1.①-a、b ②-c ③-d 2.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
幻灯片 18
----
幻灯片 19
高考地位:5年16考
(2011广东理综、山东基本能力,2010广东卷…… )
----
幻灯片 20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幻灯片 21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
幻灯片 22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
幻灯片 233.水污染及其净化
----
幻灯片 24 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通常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
幻灯片 254.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典例1】
(2011·山东基本能力,35)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面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长
量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
人口数量
(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______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_______趋势。
(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________。
----
幻灯片 30解析 (1)2010年与1953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为:(13.40-5.94)÷5.94=125.6%;1990年~2000年的人口净增量为12.66-11.34=1.32(亿),2000年~2010年的人口净增量为13.40-12.66=0.74(亿),说明人口净增量下降;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为6.95×40.69%=2.828(亿),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为10.08×33.59%=3.386(亿);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为13.40×74.58%=9.994(亿),这一数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
----
幻灯片 31(2)分析人口结构柱状图可知,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
(3)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 (1)D (2)下降 上升 (3)减少(下降或降低)
----
幻灯片 32【典例2】
(2012·银川质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
幻灯片 33解析 “牧童经济”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火山爆发是自然现象,不是“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
答案 B
----
幻灯片 34【训练1】
(2012·西安名校三检)如图表示1900、1950及1980三年在甲桥上游20 km至下游40 km的范围内,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A.在1900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50年时严重
B.从1900年到1980年的8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C.在1980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00年时轻微
D.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严重
----
幻灯片 37解析 河水的溶氧量越大污染越小,由题图看出,在1900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溶氧量比1950年时大,说明污染较轻;从1900年到1950年的5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有持续加大的趋势;在1980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溶氧量比1900年时大,说明污染较轻;甲桥上游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轻微。
答案 C
----
幻灯片 38
高考地位:5年11考
(2012江苏卷、2011安徽卷、江苏卷,2010北京卷、江苏卷…… )
----
幻灯片 391.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
幻灯片 40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
①药用价值:如蝉蜕、人参、冬虫夏草等。
②工业原料:如芦苇、霍霍巴。
③科研价值: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野生品种中的一些抗性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从而得到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④美学价值:色彩缤纷的植物,神态各异的动物。
----
幻灯片 41(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①土壤形成、水土保持;②净化环境。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
幻灯片 423.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典例3】
(2012·上海卷)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 )。
解析 以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物种,图示可见D图中物种种类最多且分布比较均匀。
答案 D
----
幻灯片 45【典例4】
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 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 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利用
----
幻灯片 46破题关键
----
幻灯片 47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价值及其保护措施入手,再分析各选项后得出答案。A项叙述只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还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而目前还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B项错。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易地保护,C项错。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人们可根据不同种群的增长规律,合理、适时、适量地利用自然资源,D项正确。
答案 D
----
幻灯片 48【训练2】
(2012·杭州名校模考)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
幻灯片 49解析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即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其生存场所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而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是法制管理的保护措施。
答案 A
----
幻灯片 50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状况,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及环保措施
高考地位:5年3考
(2012天津卷,2011广东理综 )
----
幻灯片 51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
幻灯片 52----
幻灯片 53----
幻灯片 54【典例】
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从4个不同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工业污水(2#)、混合污水(3#)、人工池塘水(4#);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的需氧量)和总氮含量;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等量的4份菖蒲分别在4个容器中水培15 d,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ol/L)和总氮含量(单位:mol/L)。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
----
幻灯片 55----
幻灯片 56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
4#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2)该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菖蒲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指标来比较其在各种水样中的生长态势。
(3)BOD和总氮含量的测定表明,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明显,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了解其对水质净化的程度。现有金鱼若干条、鱼缸4个、各种水样及其他需要的材料用具,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就菖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程度进行定性对比实验。
----
幻灯片 57①取4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A、B、C、D。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58(4)其他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由此看来,利用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安全角度考虑,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收获以后,不适宜作为________。
----
幻灯片 59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应以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为着眼点,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设计。由题可知,容器中的BOD越高,说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越大,而菖蒲通过代谢过程能够消耗水中的无机氮,使BOD明显下降,说明菖蒲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观察指标的选取要注意易于观察、测量、记录。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污染物种类,4#没有用污染物处理,应为对照组。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要慎重,否则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不适合作为动物饲料。
----
幻灯片 60答案 (1)1# 对照 (2)根数 根长(节长或叶数等其他可测量的指标,要求写出两项) (3)②向A、B中各加入等量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池塘水,向C、D中各加入与A、B等量的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池塘水 ③向A、B、C、D 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5条同种、长势相同的金鱼,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④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个鱼缸中金鱼的生存时间(天数),取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如当地缺乏天敌和强有力的竞争者,则容易泛滥成灾 (5)动物饲料
----
幻灯片 61【训练】
(2012·九江模考)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3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物、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污染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 )。
----
幻灯片 62A.3、1、2、4 B.3、1、4、2
C.4、2、1、3 D.2、4、3、1
解析 由题意可知,3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程度最重,因为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1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的程度较重,因为草履虫数量多,说明水体中细菌数量大大增加;2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的程度较小,因为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4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程度最小。应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631.(2012·天津理综,9)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
幻灯片 64----
幻灯片 6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________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________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的结果。
----
幻灯片 66(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________(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
幻灯片 67----
幻灯片 68(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较P1采样点的低,其可能的原因有:浮游动物的食物——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浮游动物的天敌数量较多,水体污染严重等。P2采样点无机磷浓度高,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水体溶解氧较低。(4)生物群落中的氮元素可通过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沿食物链流动,同时每一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氮元素也会随排泄物或遗体等流向分解者。
----
幻灯片 69----
幻灯片 702.(2012·江苏单科,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幻灯片 7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小种群不利于对基因的保存,也就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故B错;新物种产生需要较长时间,故C正确;人类不恰当地活动,如过度放牧、乱捕滥猎等会超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D正确。
答案 ACD
----
幻灯片 723.(2010·北京卷,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幻灯片 7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和群落演替中的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等知识。生物多样性是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相对应的,A错;群落演替过程就是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的过程,B错;物种多样性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稳定性高,C对;遗传多样性低的种群当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可能会因无适应环境的个体而灭亡,D错。
答案 C
----
幻灯片 744.(2011·安徽理综,29Ⅱ)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 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
幻灯片 75(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76(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
幻灯片 77解析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所以大熊猫有一定的生存优势;(2)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属于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生态廊道的建立使隔离的种群能相遇,故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实现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4)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其环境容纳量即K值。
答案 (1)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或K值)
----
幻灯片 78答案 (1)繁殖功能受损害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损害,前者受损害程度更严重 食物链 (2)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3)群落 (4)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三丁基锡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