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一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
幻灯片 2学习导航
1.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临时装片的制作。
----
幻灯片 3一、细胞器的分工
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_。
2.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差速离心法
----
幻灯片 4线粒体
有氧呼吸
----
幻灯片 5叶绿体
光合作用
----
幻灯片 6内质网
蛋白质
----
幻灯片 7高尔基体
蛋白质
加工、
分类、包装
----
幻灯片 8水解酶
植物
----
幻灯片 9中心体
中心粒
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有丝分裂
----
幻灯片 10内质网
细胞质
蛋白质
----
幻灯片 11连一连
将下列细胞器和其功能连接起来
①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②光合作用的场所
③脂质合成的“车间”
④“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⑤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
⑥“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⑦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⑧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⑨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⑩能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e.核糖体
f.中心体
g.液泡
h.溶酶体
----
幻灯片 12【提示】 ①—b ②—a ③—d ④—a ⑤—c ⑥—e ⑦—h ⑧—f ⑨—h ⑩—g
----
幻灯片 13二、细胞质的组成
1.组成:细胞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细胞质基质。
2.细胞质基质
(1)存在状态:________状态。
(2)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3)功能: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细胞器
胶质
----
幻灯片 14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新鲜的藓类
人口腔上皮
蓝绿
----
幻灯片 15判一判
(1)细胞质就是细胞液。(×)
(2)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3)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都需要进行染色。(×)
(4)观察叶绿体时,所选用的材料含有的叶绿体越多越好。(×)
----
幻灯片 16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特别提醒 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的数量是不同的,代谢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较多。
----
幻灯片 202.归纳整合
(1)从结构特点分析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③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2)从功能特点分析
①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
幻灯片 21②与蛋白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从分布特点分析
①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
泡。
②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
幻灯片 22(4)从种类和数量分析
①不同细胞内的细胞器的种类、数量不同。细胞功能的不同,就是因为细胞内的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即使是同一细胞,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内的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
----
幻灯片 23 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A.甲是能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细胞器
B.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乙和丙
----
幻灯片 24C.丁可以为细胞内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甲
【思路点拨】 正确解答本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正确辨认图中各类细胞器。
②回忆各细胞器的功能特点。
③明确细胞器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和数量。
----
幻灯片 25【解析】 首先根据各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判断:甲为线粒体、乙为高尔基体、丙为叶绿体、丁为内质网。甲和丙均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其中丙可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丁为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上面附着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代谢强度高于衰老的细胞,因此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甲。
【答案】 CD
----
幻灯片 26(1)上述结构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晰的有哪些?
(2)乙在分裂旺盛的细胞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提示】 (1)乙和丁。
(2)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互动探究
----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2.实验流程图示
(1)观察叶绿体
----
幻灯片 29(2)观察线粒体
----
幻灯片 303.实验注意事项
(1)观察线粒体不选取植物细胞的原因是经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颜色与叶绿体颜色相近,会掩盖并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
(2)临时装片应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活性。
(3)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漱口,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
幻灯片 31 (2012·福建泉州五中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
幻灯片 32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D.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解析】 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
【答案】 A
----
幻灯片 3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不需要染色
C.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变式训练
----
幻灯片 34解析:选A。藓类的叶片很小,必须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它调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这样便于找到要观察的对象。叶绿体本身具有颜色,观察时不需要染色。高倍镜视野比较暗,所以可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视野亮一些。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线粒体维持活性数小时。
----
幻灯片 35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常见错误】 错选A或C项。
----
幻灯片 36【错因分析】 错选A和C项的主要原因:
(1)是知识掌握不牢,没有认识到教材所给清晰模式图为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即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结构;
(2)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注意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说明应从高倍镜下看到的现象入
手。
【正确答案】 D
----
幻灯片 37细胞类型的识别
下列是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细胞的模式
图,可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
幻灯片 38A.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B.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
D.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
【正确解答】 选A。由左至右,第一个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第二个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第三个细胞既有细胞壁,又有中心体,为低等植物细胞。
----
幻灯片 39【纠错总结】 (1)判断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的方法
①判断依据
一看有无细胞壁,二看有无叶绿体、液泡,三看有无中心体。
②判断方法:
----
幻灯片 40(2)不同细胞所含细胞器归纳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