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逆向思维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某些问题,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会十分繁琐甚至解答不出,而采用逆向思维,即把运动过程的“末态”当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幻灯片 2 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可采用该法,即把它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公式、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公式,都可以用于解决此类问题了,而且是十分简捷的.
----
幻灯片 3 一物体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求该物体在停止前倒数第4秒内的位移(减速运动时间大于4 s).
【答案】 3.5 m
----
幻灯片 4----
幻灯片 5【答案】 C
----
幻灯片 6图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工具,图象问题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运用物理图象处理物理问题是识图能力和作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通常以定性作图为基础(有时也需要定量作出图线).当某些物理问题分析难度太大时,用图象法处理常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
----
幻灯片 7 (2012·银川实验中学模拟)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的匀减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
幻灯片 8 图(1) 图(2)
【答案】 3 m
----
幻灯片 9【迁移应用】
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后,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s B.2s C.3s D.4s
----
幻灯片 10【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前车刹车后两车的v-t图线,分别为图中的AC和ABD,图中三角形AOC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的位移s,梯形面积ABDO为前车刹车后后车的位移,由于前后两车刹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AC∥BD,OC=CD.即梯形ABDO的面积是三角形AOC面积的三倍:
SABDO=3S△AOC=3s.
为了使两车不发生相撞,两车行驶时 应保持的距离至少是
Δs=SABDO-S△AOC=3s-s=2s.
【答案】 B
----
幻灯片 11
巧选参照系,妙解运动题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向且沿同一直线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则( )
A.若a1=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则两物体一定相遇两次
C.若a1a2,则物体甲相对物体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a2)的匀加速运动,所以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B错误.如果a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