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 幻灯片 4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 和 .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 ,另一个力叫做 . 相互 受力物体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 幻灯片 5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2.实例验证 (1)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同时,地面上的物体对 也有吸引力. (2)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而发生形变,同时,手也受到 的拉力作用.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地球 弹簧 ---- 幻灯片 6(3)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要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作用.同时,水平面也要受到物体的摩擦力作用. (4)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 A 和 B 联结在一起,用手拉 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都随着 ,但两个示数总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 相同 改变 相等 相等 相反 ---- 幻灯片 7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石头却“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 提示:不是的.鸡蛋与石头相撞击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之间的这对力是大小相等的,至于为什么“蛋碎”而“石全”,是因为蛋壳所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所能承受的力,所以在大小相等的力作用下才产生蛋破而石头不破的结果. ---- 幻灯片 8---- 幻灯片 9 一、牛顿第三定律的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1.三个性质 (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 ---- 幻灯片 10 2.四个特征 (1)等值,即大小总是相同的. (2)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 (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4)同性质,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 幻灯片 11二、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 幻灯片 12 注意: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方法是看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还是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 幻灯片 13三、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区别与联系及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 1.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 幻灯片 14 2.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自然界中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力的作用,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只有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还不够,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机械运动的定律.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 幻灯片 17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 幻灯片 18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在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动的过程中,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说法B、C正确,A、D错误. 答案:AD 【题后总结】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是由它受的合力决定的,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 幻灯片 19【针对训练】 1.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汽车拉拖车的力小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解析: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它们始终等大反向,故A错,B对;由于拖车加速前进,故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C、D错. 答案:B ---- 幻灯片 20 如图,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 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 幻灯片 21解析: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作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能成为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因物体处于静止,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 答案:BD ---- 幻灯片 22【针对训练】 2.物体静止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幻灯片 23解析:此题要分析的是各个力的关系,因此要对物体受力及物体对桌面的作用力进行正确的分析.设物体的重力为G,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N,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N′,如图所示. ---- 幻灯片 24对选项A,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N和G作用于同一物体,因此FN和G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正确;对选项B,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对选项C,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选项C错;对选项D,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物体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因此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 答案:A ---- 幻灯片 25 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 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求人对地面的压力.(g取10 m/s2) 牛顿第三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 幻灯片 26解析:对物体m,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 绳的拉力为 F=m(g+a)=20×(10+5)N=300 N, 对人,由于人静止,则Mg=FN+F, 则地面对人的弹力为FN=Mg-F=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方向向下. 答案:300 N 方向向下 ---- 幻灯片 27 【题后总结】(1)牛顿第三定律经常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处理一些综合性问题,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综合应用. (2)求一个力时,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先求出这个力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这个力. ----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答案:D ----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误区:分不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导致错误 【典型例题】 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将人类送上月球,其中用到火箭和载人航天飞船,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 幻灯片 32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 ---- 幻灯片 33 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B、C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火箭运载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故D选项正确. 答案:AD 【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认为飞船的动力来自空气.实质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与第三个物体无关. ---- 幻灯片 34---- 幻灯片 35 谢谢观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