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开卷有益 任何一个复句,在口头上都有“句”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书面上有较为明显的反映。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作为句子,复句跟单句一样,有一个统一全句的语调,句末有一个终止性停顿。书面上,为了表明终止性停顿,复句也跟单句一样,句末往往用句号。有时还由于表明语气的需要,句末用问号或感叹号。 ---- 幻灯片 2 1.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论语·微子》 赏读:孔子说:“(遇到困难或不顺利的事时)不动摇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恐怕是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吧?”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赏读:(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物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名句赏读 ---- 幻灯片 33.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赏读: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 幻灯片 4语林撷英 记载·记录 都含有“把事情记下来”的意思。“记载”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籍里,往往是在事情过去后作回顾叙述;“记录”可以是发生过的事,也可以是别人说的话或其他声音,而且往往是当场笔录。 例句1:趁着夜深人静,我在灯下把它记载下来,便是这个短篇。 例句2:把她的印象在一套丛书里记录下来。 ---- 幻灯片 5 “苟且偷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得过且过”,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度日,勉强维持生计,也指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异: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 ,不负责任。 例句1: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例句2:吸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哪一个是真心肯戒。 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 幻灯片 6课题链接 关联词的运用 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显示出来,因此,在组织复句时一定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 幻灯片 7 也就是说,该用关联词时,一定要用;没有必要用时就不要用。该用时如果不用,就会使复句的脉络不清楚。例如:“由于《古文观止》这个选本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近三百年中,广为流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书。”句子中的“由于”管到哪里?是只管到第一个分句(“具有特色”),还是管到“经久不衰”?不容易让人一下子就看清楚。从前后上下文看,应该只管到第一分句,宜在“自问世以来”这一句头上加上连接词“所以”,这样脉络才显得清楚。当然在汉语里,特别是口语里,复句中常常不用关联词,单凭分句本身的内容就可以把分句间的关系显示出来。 一是什么时候用关联词。 ---- 幻灯片 8如果不管有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反倒会显得啰嗦。例如:“因为他今天感冒了,所以不能来上班了,因此要我给他请个假。”听上去就比较别扭。 ---- 幻灯片 9 什么样的逻辑联系用什么样的关联词来表示,一般都是确定的,不能乱用。例如:“如果你不同意这样做,那你为什么要答应他呢?”这句话中“如果”应该改成“既然”,因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假设关系,从句提出的不是假设条件,而是用以进行推论的既成事实,这是一个因果复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往往是搭配起来使用的,什么词跟什么词配合也比较固定,例如“不但”一般和“而且”连用,“只有”一般和“才”连用,“只要”一般和“就”连用等。下面这个句子就是关联词搭配有错误。例如:“这篇文章无论在突出主体方面,而且在运用和选择材料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而且”不能和“无论”搭配,应该要么把“无论”改成“不仅”,要么把“而且”改成“还是”。 二是要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 幻灯片 10 关联词的位置,主要指复句中关联词放在主语前还是主语后,如果关联词放错了位置,就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甚至会发生语法错误。例如:“不但我们要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练习,既使学生能全面复习已学的内容,也能学到新的知识,学生都感到满意。”前一句“不但”一定要放在“我们”后头,不然后一个分句的意思就要变成“我们”以外的人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之类的意思了。后一句由于“既”放错了位置,句子意思根本就说不通了。 三是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 ---- 幻灯片 11 1.说明下列复句的结构关系类型。 (1)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2)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判断复句的结构关系类型。关联词是复句的分句间关系的标记,因此分析复句的关系,一是看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二是看关联词。 答案 (1)是因果关系复句。(2)是并列关系复句。 预习作业 ---- 幻灯片 122.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且用原句中的关联词(不改变关联词的顺序)再造出一个复句。 ①只有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实践有规律地进行,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②小区的环境不错,如果夏天来到这里,不但会有满眼的绿色,还会听到小鸟们唱歌,即使是冬天到来,也能感觉到生机,虽然没什么绿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13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关联词的用法。 答案 ①中的关联词是“只有、才、不仅、而且、从而”。造句示例:“可以想见在未来世界,只有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才可以行走自如,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而且日常生活中的电视、电话,甚至钱包都有可能带有芯片,具有上网功能,从而让整个世界织成一张包罗万物的大‘网’。”②中的关联词是“如果、不但、还、即使、也、虽然”。造句示例:“赵世强在起跑时如果能正常发挥水平的话,不但可以战胜约翰逊,还可以打破世界纪录,即使鲍威尔在场,也不能阻止他夺冠,虽然他曾三次夺取过这项赛事的金牌。” ---- 幻灯片 143.判断下面两个复句中的关联词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①尽管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是为了“红颜”这一事实还有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雄关被出卖而不攻自破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教训。 ②科学是要发展的,但要注意以人为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15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关联词如何体现复句的结构关系。 答案 ①中有两对关联词。“尽管……但……”不能同时去掉。这对关联词虽然可以去掉其中任意一个保留另外一个,但是去掉后其原来所在的分句就会失去强调的意味。“既……也……”可以去掉,或单独去掉“既”,“也”不能单独去掉,“既是一个事实,是一个教训”是不成立的。②中不能去掉关联词“但”。“但”表示转折的意义,对所在的分句起强调的作用。去掉“但”后,整个句子虽然仍然成立,但是却没有了强调的意味。 ---- 幻灯片 16解析 其中“只有”和“就”不搭配。关联词“只有”应该和“才”搭配使用,“只要”应该和“就”搭配使用。其他各句中使用的关联词正确。 答案 C ---- 幻灯片 17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______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______为假日旅游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无形中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从而 从而 不但 也 B.因而 因而 既 又 C.从而 因而 既 又 D.因而 从而 不但 也 ---- 幻灯片 18解析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①②两句上句均表示原因。③此句应用表递进的关联词以强调偷税对个人的损害,不能用表并列的关联词。 答案 A ---- 幻灯片 19 1.复句的定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指两个以上分句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句子。 一、问题讨论 ---- 幻灯片 202.单句和复句的界限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结构上的差异。复句中的分句结构上互不包含,有两套以上句子成分;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复句)——我们要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单句) (2)语音上的差别。如:他走过去,拍拍那人肩膀。(复句)——他走过去拍拍那人肩膀。(单句) (3)关联词语上的差别。如:只有抓紧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复句)——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单句) ---- 幻灯片 21---- 幻灯片 22 单句和复句 如果从一个句子中包含的结构是否比较多、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复杂的角度看,句子可以分成“单句”和“复句”两大类。人们说话常常要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因此复句是语言表达中最常使用的句子格式。 三、相关知识 ---- 幻灯片 23“单句”从字面上看好像就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结构简单和意义简单的句子,如“我病了”,无疑是单句,但单句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和意义简单的句子,即单句也可以包含较多的结构和表达较多的意义。一种情况是,就某个句子看只是一个主谓结构,但充当句子中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也是主谓结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还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例如“我听说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我听说”的宾语=主谓结构“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我交学费的钱还不够”(“钱”的定语=主谓结构“我交学费(的)”),“妈妈累得心脏病又犯了(“妈妈累(得)”的补语=主谓结构“心脏病又犯了”)。这种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结构的句子还是单句,但这是一种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所以又叫“复杂结构单句”。 ---- 幻灯片 24另一种情况是,就某个句子看不止一个主谓结构,其中任何一个主谓结构也不是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即不能分析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但这些主谓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书面上没有标点符号),也就是说这几个主谓结构说的差不多就是连续发生的同一件事。例如“我下了课去图书馆(句子=我下课+(我)去图书馆)”,“老师鼓励我考大学(句子=老师鼓励我+(我)考大学)”,“你一说我就明白了(句子=你说+我明白)”。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非常紧密的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也还是单句,但就是一种外部结构复杂的单句,所以又叫“复谓结构单句”。 ---- 幻灯片 25除了上面说的单句外,比单句的结构和意义更复杂的句子就是“复句”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即主谓结构或省略了某些成分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分句之间有较小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标点符号表示),或有特定的关联词连接,整个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句末用句号、叹号等标点符号表示)的句子”。关于复句的定义要注意:复句并不是复杂句的意思,而是复合句的意思。因此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表达多少意义并不是复句的最主要的标准,而句中的停顿和关联词才是复句最重要的标志。 ---- 幻灯片 26例如同样意思的几句话:“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是前面说的复谓结构单句;而“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因为句中有了停顿(逗号),所以就是复句;“因为他今天有病所以没去上班”,虽然句中没停顿,但有典型的表示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所以也是复句。 ---- 幻灯片 27单击此处进入 训练落实篇 ---- 幻灯片 28 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它把一个又一个分句“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长的复句,可以说关联词是复杂句子的“黏合剂”。由此我们联想到:人类是由“人”这个个体构成的一个和谐的群体,那么人和人之间需要什么来“黏合”而达到和谐的呢? 请你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角度】 赞美是友谊的源泉,是和谐的黏合剂 ---- 幻灯片 29【示例】 赞美是友谊的源泉,是和谐的黏合剂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赞美之所以得其殊荣,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 因此,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 ---- 幻灯片 30历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合作是一个典范。虽然有一段时间,法拉第的突出成就引起戴维的嫉妒,但其二人的友谊仍被世人所称道。这份情缘的取得少不了法拉第对戴维的真诚赞美这个原因。法拉第未和戴维相识前,就给戴维写信:“戴维先生,您的讲演真好,我简直听得入迷了,我热爱化学,我想拜您为师……”收到信后,戴维便约见了法拉第。后来,法拉第成了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名满欧洲,他也总忘不了戴维,说:“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 可以说,赞美是友谊的源泉,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它不但会把老相识、老朋友团结得更加紧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