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走近高考(一)
----
幻灯片 2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本考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诸多内容。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古汉语中有许多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完全同形,最容易产生误解。例如《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故事”,指“旧例”,与现代汉语的“故事”词义迥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中的“其实”是短语,指“那实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转折连词“其实”。
考点一 古今异义同形词语
1.考点解说
----
幻灯片 3
古今异义双音同形词语多是实词短语,少量是古今异义词。一般是结合翻译进行考查,很少单独设题。
(1)平时注意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或作此类练习时,要注意积累常见古今异义双音同形词语。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名词“行李”指出使的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词组“夫人”,“夫”为代词,那,这个词的意思是“那个人”。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平时注意积累,解题则事半功倍。
2.考查方式
3.方法指要
----
幻灯片 4(2)翻译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古今异义同形词语,要结合上下文。如:《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根据上文“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可知“往往”指处所,译为“到处”,不同于现代汉语。如果不看语境,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翻译就会失误。
----
幻灯片 54.典题解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2012·山东卷)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相关句子: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
幻灯片 6②(2012·广东卷)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相关句子: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③(2012·浙江卷)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相关句子: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
幻灯片 7解析 ①句中“清宫”意思是“清理宫室”,与现代汉语中“清朝的宫室”不同。“亲信”的意思是“亲近,信近”,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名词“亲信”。
②句中“婚姻”的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姻缘关系”。
答案 ①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②左宗棠、胡林翼都在自己未得到重用时就认识了陶澍,并与他结成儿女亲家,后来都成为名臣。
③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并先以书信通报,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
幻灯片 8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指的是文言文特殊句式。《考试大纲》中列举了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四种句式。还包括文言句式中几种习惯的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孰与……”“……何如……”“不亦……乎”“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何……之为”等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如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三是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作状语。
考点二 古代汉语特殊用法和句式
1.考点解说
----
幻灯片 9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不直接设题,而是在翻译句子或理解词语题中涉及。不要求考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语法概念,而是着眼于理解和运用,即考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2.考查方式
----
幻灯片 10
(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要死记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方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用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3.方法指要
----
幻灯片 11(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为……所……”“……于……”表被动。某些词类活用在今天仍在使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或用法。也有一些特殊句式和用法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或用法。而大多特殊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或用法。
----
幻灯片 12(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或理解词类活用,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如理解《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既来之,则安之”一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是会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而误解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看,结合上文“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进行揣摩,则可推断“来”和“安”均为使动用法,分别相当于“使……前来归顺”和“使……安定生活”的意思。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或活用现象。
----
幻灯片 134.典题解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2012·山东卷)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相关句子: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②(2012·广东卷)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相关句子: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期其,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
幻灯片 14③(2011·天津卷)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相关句子: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解析 ①“发中”省略介词“于”,即“发于中”,从内心发出(发自肺腑);“感动”,使动用法。②省略主语陶澍。“于淮南”,介词结构后置。③“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
----
幻灯片 15答案 ①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②(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③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