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 幻灯片 3(1)【考题精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亲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红叶、黄花、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 幻灯片 4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 幻灯片 5(2)【考题精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极至,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 幻灯片 6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 幻灯片 7【考题精解】解题时,首先要分析词人在词中表现了渔翁怎样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渔翁生活场景的描写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下阕中,我们看到渔翁生活在一个高远空旷、清幽宁静的类似于世外桃源的环境中,生活虽然简朴,只是平凡的茅舍竹篱,但却有垂钓之乐和家庭和谐欢愉之美,由此便不难得出词人的情感:对渔翁简朴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倾慕。  ---- 幻灯片 8答案:下阕表现了词人对渔翁简朴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渔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渔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渔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渔翁生活的温馨与快乐。 ---- 幻灯片 9 【考题精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根据诗句言之成理即可。“家在石湖人不到”写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成大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唯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 幻灯片 10能做到“人不到”,足见他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开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 幻灯片 11答案:观点一: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观点二: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到”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 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二点要求指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湖南省就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单独设题的情况比较少,但是每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涉及情感内容和主旨。因为无论是分析意象、意境,还是分析关键词、锤炼语言,抑或是分析技巧手法,其落脚点都要归于诗歌的情感内容和主旨。因此,掌握分析诗歌情感内容和主旨的方法,对于整个诗歌鉴赏题的解答都是有益的。 ---- 幻灯片 1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指能概括诗歌的主旨,能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的局限,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 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而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了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一、答题方法 1. 分析思想感情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可以分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涉及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②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 幻灯片 17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 幻灯片 18【答题过程】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涉及诗句具体写了什么。“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表示有酒的地方就是家,菱芡四时都是充足的。“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则写作者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 第二步,揭示情感。“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表现了作者的心态,闲静。“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闲适。通观全诗,作者用“便为家”“任江南江北”表现了淡泊的心境和旷达的情怀。 ---- 幻灯片 19第三步,形成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须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 幻灯片 202.理解诗句含意型 提问方式: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阐明诗句的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旨趣; ③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 幻灯片 21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看  叶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诗的最后一句“绿影扶疏意味长”中的“意味长”包含哪两层意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 幻灯片 22【答题过程】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意。表意是看叶比看花更有味。深层含意是:因为绿叶不像鲜花那样生命短暂,它给人的美感是长久的。 第二步,指出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他欣赏的叶,是扶疏的绿影,是绿叶生命的活力,是叶的本质美。繁花艳丽,只开一时,绿叶素淡,却活力长存。这是一种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 ---- 幻灯片 23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一是说,这种错落有致、忽明忽暗的娴雅的景致多么意味深长;二是说绿叶不像鲜花那样生命短暂。通过这一包含哲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和不趋附众人的审美趣味。 ---- 幻灯片 243.评价观点态度型 提问方式: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你的观点呢?//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有人则认为是表达×××,你同意哪种看法?……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③拟写答案。 ---- 幻灯片 25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 幻灯片 26【答题过程】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如本词表达的内容是游子思归乡。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如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 幻灯片 27第三步,拟写答案。答案一: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答案二: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答案三: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 幻灯片 28二、易犯的错误 1.阅读过程中有焦虑心理,不能认真地理清思路,不按一般赏析步骤进行分析。 2.不了解常见作家的作品风格或生活经历,或者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 3.忽略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外在形式的赏析而架空分析。 4.语言表达功底欠佳,不能够熟练使用鉴赏术语,往往词不达意,心里所想之意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甚至遗漏要点。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