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追求崇高的理想,把住信念的船舵。
追求创新的事业,开拓希望的绿洲。
追求美好的生活,奏响憧憬的乐曲。
追求纯洁的爱情,酿造甜蜜的美酒。
自古以来,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追求。蜜蜂追求花朵,苍蝇追逐腐臭。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
庸俗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
工人的追求,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筑起一座座大厦高楼。
----
幻灯片 3农民的追求,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硕果累累的金秋。
知识分子的追求,在充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艰难跋涉,勇往直前,永不停留。
追求使生命之树常绿,使智慧之泉喷涌。
追求中会有苦涩——不被失败的苦恼折磨,怎能体味成功的欢乐。
追求中会有风险——万事都想平平稳稳,那是弱者和懒汉的企求。
追求中,更有愉快——真善美的诗篇,在执著地追求中写就。
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终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知识的人,是生活的强者;浑浑噩噩打发时间的人,生活的航船难免会在无知的沙滩上搁浅。
----
幻灯片 4修身名句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赏读: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实地实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治学求进的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递进的阶段。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赏读: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
幻灯片 5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赏读: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李白在《行路难》组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此二句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之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梦还在。
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赏读:学业由于勤勉而精进,由于贪玩而荒废;德行因为自我反省而完善,因为苟且随便而败坏。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学业上的精进和成功,就必须做到“勤”和“思”。
----
幻灯片 6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峨丰碑。
----
幻灯片 72.文体知识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
幻灯片 83.审美视窗
和迷信作战
东汉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地位,把谶纬神学作为正统思想,强迫人们信奉。“谶纬”是以封建迷信来解释经书典籍,穿凿附会,用来预卜吉凶的一种学说。它的基本思想是宣扬“王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唯心思想,因此很受统治者推崇,被尊为朝章国典。这些腐朽的唯心主义思想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当时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扬雄、桓谭、王充等人的坚决反对。之后,张衡也积极投入到了反谶纬神学的斗争中。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一场关于历法的大辩论掀起了:梁丰等人借口当时实行的四分历不合图谶,提出废除四分历,恢复太初历。
----
幻灯片 9四分历源于太初历,是对旧历在根据天体运行的实测资料修改后得来的,自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开始使用,是当时比较精密的历法。张衡和另一天文学家周兴坚决反对恢复古历。他们根据自己多年对天象的观测,对各种历法作了深入的研究、比较,认为四分历比较精密。在辩论中,他们就所观测到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驳得梁丰等人张口结舌,“或不对,或言失误”,终于使四分历得以继续沿用。这是我国历法史上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胜利。
----
幻灯片 10yè
chú
bì
zhì
qì
dū
zhǔ
xuán
zhuàn
hái
chǐ
zhì
----
幻灯片 11载
裁
栽
璇
漩
旋
员
圆
圆周
尊
樽
酒器
傍
旁
旁边
禽
擒
擒拿、
捕捉
----
幻灯片 12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不去(应荐)。
不可以。
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
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
幻灯片 13篆,篆文;文,花纹。
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四周严密。
周到细致。
方向。
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
幻灯片 14官吏初到任。
从车上下来。
----
幻灯片 15最高级的官
鲁庄公
对人的尊称
公公
官府
公开
征召
躲避
合
开辟
排除
开拓
----
幻灯片 16灵验
表现
出征
证明
征收
征召
征讨
构造
制服
规模
----
幻灯片 17精心
纯
细
精锐
妖精
精力
设置
施行
施加
留给
用
施于
----
幻灯片 18接着
趁机
根据
经由
才
就
却
于是
----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当时
擅长,善于
正确的道理
以……为奇
----
幻灯片 217.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之以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____________________
(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
(7)永和初,出为河间相____________________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____________
(9)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结构图示
张
衡
传
----
幻灯片 32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
----
幻灯片 33提示 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格。
----
幻灯片 34二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他有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
----
幻灯片 35提示 地动仪是张衡首创的,张衡首先是一个科学家。详细地介绍地动仪说明它的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就是为了生动地介绍张衡在科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说明的事物对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材要为表现人物服务。因此这段文字是这篇人物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幻灯片 36提示 如果将《张衡传》与《屈原列传》相比较,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
幻灯片 37----
幻灯片 381.文本审美
全文分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的“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
幻灯片 392.写作迁移
【角度】 张衡是一个科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本文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张衡。请你以“想念张衡”为题写一段400字左右的文字。
----
幻灯片 40【示例】 2008年5月12日,对中国人乃至世界上任何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黑色的时刻,这便让我更加想念张衡。
一个距今近两千年的中国科学家,他竟然在那时就研究出了地震测量仪器,并具有相当的准确率。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让今人敬仰。直到今天,地震预测准确率也只有30%(电视报道)。可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试图了解和掌握自然的道路是多么急切,而所获得的成果是多么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啊。
----
幻灯片 41我想念张衡,是由于在那个时代,他在那样的条件下开展自己的研究活动,却有那样的成果。我想念张衡,还是想假如张衡的事业从那个时代得到延续,那么今天的灾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制止地球的内部活动,或许我们可以尽早地预测到地震的发生,较早地做好准备工作,损失也许会真正能够比现在少的多。然而,这仅仅是假设,事实上没有传承下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推测制作的模型。当然我们现在拥有更先进的设备,能够随时准确地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便于我们采取救援活动。其实,我们更需要准确预报地震将要发生的准确的时间和地点。
----
幻灯片 42【漫漫古典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无名氏
人以群分,其实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有些人一辈子相处也只是个温暖的陌路人,彼此点头问好,互相关照几句,此外,难有其他;有些人与人的相识,亦可以是花开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长久的没有交集,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待到遥遥一见时却已是三生石上旧相识,以前种种只为今日铺垫。相悦相知,却没有清晰完整的理由。
----
幻灯片 43我因此可以理解李白为什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时表现得依依不舍。而对杜甫,李白就没有那样激动眷恋的亲切表示。虽然杜甫对他倒是念念不忘。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前长江岸,孟浩然登船走了,李白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远帆,怅然若失。大概只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式的一见如故,才能让一向洒脱的仙人失了常态吧!
----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余岁。漆叶处所而有,青黏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云。
(《三国志·华佗传》)
----
幻灯片 46赏析:华佗积极提倡开展合理的劳动和体育锻炼,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健康长寿。他常教诲其弟子及其周围群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他在继承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体操,名曰“五禽之戏”,可使头、身、腰、背、四肢等各部位及关节得到活动。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保健体操,开创了我国及世界上医疗保健体操的先例。其弟子吴普坚持用“五禽之戏”锻炼身体,九十多岁了,仍“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五禽之戏”影响颇深,历代依法锻炼者从不乏人,至今仍有专门研究者。因此华佗和他的“五禽之戏”在体育史上、养生学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
幻灯片 47【参考译文】
广陵人吴普、彭城人樊阿都曾跟随华佗学医。吴普按照华佗的方法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华佗对吴普说:“人体需要经常活动,但是不应当使身体过度疲劳。活动能使食物得到消化吸收,血脉流通,不会生病,就同门的转轴不会腐朽是一个道理。所以古代长寿的人进行‘导引’活动,他们模仿熊援树木和鹞鹰回头顾盼的动作,伸展腰肢,活动各部位的关节,才会求得长寿。我有一种运动方法名叫‘五禽戏’,一是虎戏,二是鹿戏,三是熊戏,四是猿戏,五是鸟戏,也能够用来消除疾病,并使手足利索灵活,用来当做‘导引’。
----
幻灯片 48身体如不舒服,就起来练一套五禽戏,汗水沾湿衣服,在身上搽点粉,这样就会感到身体轻便,肚子里也想吃东西。”吴普照这个方法做,九十多岁了,照样耳聪目明,牙齿完好坚固。樊阿善于扎针。凡是行医的人都说背部和胸腹部近内脏之间的穴位不可随便乱扎,即使要扎最深也不能超过四分,而樊阿在背部扎针,往往深达一二寸,扎巨阙穴和胸部最接近内脏的部位,扎针下五六寸,而病往往都被治好了。樊阿曾向华佗请求服食对人有益的药方,华佗传授给他漆叶青黏散。用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这个数量为比例配方,说是长服此药可以消除体内的三种寄生虫,利于五脏,使身体轻捷,头发不会变白。樊阿遵从华佗的话服用此药,活了一百多岁。漆叶到处都有,青黏生于丰县、沛县、彭城及朝歌一带。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