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曲阳一中高三语文组
----
幻灯片 2古代诗词鉴赏之解题方略-----五看法
教学目的:掌握诗词鉴赏题的解题方法------阅读方法,做到大体上读懂诗歌 。
----
幻灯片 3
解读诗歌应注意做到:
一要关注诗题。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甚至是体裁或表达技巧
----
幻灯片 4
征 人 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①,
朝朝马策与刀环②。
三春白雪归青冢③,
万里黄河绕黑山④。
诗中并没有"怨"字,作者却以"征人怨"为题,试分析其妙处.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苦寒,
怨景色单调。
----
幻灯片 5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
幻灯片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qióng:此代指竹杖。土塍:田埂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
幻灯片 7
09年山东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
幻灯片 8二要关注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
二要关注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
----
幻灯片 9
点绛唇① . 陆游 .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
⑵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
幻灯片 10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简析春意看花难的原因。 注:本词写于作者南渡后最初几年。人胜:古代妇女于正月十七所戴的饰物
季节虽是早春,仍春寒料峭。
因羁旅乡愁而彻夜难眠,赏花心情顿无。
----
幻灯片 11
2010年北京卷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本诗主要抒发了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书愤》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
幻灯片 12三要关注注解和小序。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摩,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
----
幻灯片 13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005年天津卷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参考答案: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
幻灯片 14
四要关注考题。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我们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
----
幻灯片 15
2007年重庆卷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中“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
幻灯片 16
实战练习
南园十三首①(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②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①《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
②嫣香:指娇艳的花朵。
(1)本诗隐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
幻灯片 17
(1)本诗写诗人惜花、惜春,其实也是自伤自悼,抒写青春易逝,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2)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已的状态。不说花落,而说 嫁于春风,生动形象。该句以花寄情,感慨花残人老,非复当年容貌,抚今追昔,倍感惆怅。
----
幻灯片 18
布置作业:
啊啊
----
幻灯片 19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