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情景导入] (教师用书独有)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戏曲艺术的瑰宝。欣赏京剧是一种美的享受。但现在京剧却出现了少剧目,没市场,没观众的尴尬局面。为什么京剧由原来的“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沦落到今天“门前冷落车马稀”? 是京剧抛弃了观众,还是观众抛弃了京剧?京剧未来的路在何方?如何推动京剧创新? ---- 幻灯片 2[教材探究解读] (教师用书独有) 1.教材P52 提示:从上述文学艺术发展的事例看,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教材P53 提示:能够体会出文化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这一根本变化,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质就是文化创新。 ---- 幻灯片 33.教材P54问题1 提示:所举事例要能体现出文化创新。 4.教材P54问题2 提示:(1)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以此为基础,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根基。 (2)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3)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开展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 幻灯片 45.教材P55 提示:(1)观点一、二错误,观点三正确。 (2)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各种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有其长处,各族人民都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贡献,文明的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所以,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探究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识记·探究]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 社会实践 根本途径 ---- 幻灯片 7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 ,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另一方面,体现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传统文化 时代精神 ---- 幻灯片 8提醒: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发展和突破。 ---- 幻灯片 9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来到故乡东莞,做客“文化周末大讲坛”。在谈到广州、东莞等广东城市和全国一样都在面临旧城改造的现实时,何镜堂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建筑消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旧城是一个城市的“根”,如果简单拆除掉,一个城市很可能就失去了它的“根”。 ---- 幻灯片 10(1)想一想:在旧城改造中,为什么不能简单拆除历史建筑? (2)议一议: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提示:(1)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的体现,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2)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因此二者的关系也就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必须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 幻灯片 11[理解·应用] 1.图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 幻灯片 122.区分文化创新的主体、源泉、动力、根基、途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就目前而言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3)文化创新的途径既包括实践,也包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其中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 幻灯片 13 (1)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离开创新的继承会缺乏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 总之,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3.全面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幻灯片 14【典例1】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 幻灯片 15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以及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文化创新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立意明确,考向直接。本题具有两个大的特色:一是具有时代特色,紧跟当今重大的时政问题(经济危机);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解答时首先注意注意模块限定《文化生活》,其次,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措施既要结合材料,更要注重把握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此题在于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具体可以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文化创新主体以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层面展开。 ---- 幻灯片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继承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参考答案: ---- 幻灯片 17探究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识记·探究] 1.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化多样性 ---- 幻灯片 182.如何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 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 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 。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 ,都需要保持文化的 。 博采众长 世界优秀文化 海纳百川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竞争力 民族特色 ---- 幻灯片 19提醒: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幻灯片 20近年来,“永和豆浆”作为中式快餐的金字招牌,在中国大陆异常红火。永和豆浆的创始人以“发扬中华传统美食”为己任,不仅立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成功探索出永和豆浆崭新经营模式,自此,人们可以在窗明几净、环境舒适的餐厅从容不迫地品味中国传统豆浆、油条的醇香、完全告别在街头巷尾买油条、喝豆浆的不便与无奈,实现了豆浆油条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 ---- 幻灯片 21(1)说一说: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永和豆浆是如何实现发展壮大的? (2)想一想:永和豆浆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中如何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有什么启示? 提示:(1)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和融合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成功借鉴西方经营快餐店的经验,实现永和豆浆的大力发展。 (2)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大胆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幻灯片 22[理解·应用] 正确理解创新与借鉴、融合 (1)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意义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幻灯片 23(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实质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幻灯片 24(3)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②在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幻灯片 25特别提示:在文化交流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吸收、借鉴和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这与以我为主是不矛盾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 幻灯片 26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典例2】 (2012·浙江文综) ---- 幻灯片 27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化符号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能简单地说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①不正确。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交流、借鉴与融合,②④正确。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③错误。故选B。 ---- 幻灯片 28探究三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识记·探究] 1.文化创新须处理好两种关系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 与传统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 ”的错误倾向,又要克服“ ”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当代文化 民族文化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 幻灯片 293.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 ; (2)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 (3)发扬中华民族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 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提醒: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共同态度是:一是保存、整理,二是鉴别、选择,三是扬弃、会通。三者不断循环,而不是一次性完成。 精神文化需求 优秀文化传统 内容和形式 ---- 幻灯片 30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有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观点二: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观点三:外来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1)哪种观点正确? (2)实现文化创新需处理好哪些关系,克服哪些错误倾向? ---- 幻灯片 31 (1)观点三正确。 (2)实现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提示: ---- 幻灯片 32[理解·应用] 1.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在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存在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文化创新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①克服固守传统、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②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完全否定本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 幻灯片 33(2)克服在文化创新时的错误倾向的原因——为什么 ①在对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在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上,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无论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还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 ---- 幻灯片 34(3)在文化创新时,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怎么办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幻灯片 35 (1)从根源和动力角度看,促进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2)从主体角度看,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发挥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3)从途径角度看,推进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从错误倾向角度看,推进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如何促进文化创新 ---- 幻灯片 36 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仍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是(  )。 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 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 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典例3】 ---- 幻灯片 37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无产阶级文化派”全盘否定历史,主张一切重来,对传统文化不是去其糟粕、吸取精华,这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故D项应选。A项表述不科学。B项与题意有一致的地方,但不如D项更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不符。 ---- 幻灯片 38【新闻播报】 甘肃环县是著名的“皮影之乡”。为了保护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2012年环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保护传承暂行规定》《传承人管理办法》和《戏班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并尝试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传承人。目前,环县从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的有500多位艺人,环县皮影艺术团先后11次应邀出访欧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环县的皮影产品向多样化迈进,已开发出皮影挂历、香包、鞋垫等12大类160多个产品。 【深度思考】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分析甘肃环县是如何保护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的? ---- 幻灯片 39 (1)立足社会实践,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环县政府制定出台《保护传承暂行规定》《传承人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调动了群众热爱、参与皮影艺术的积极性。 (2)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传统皮影艺术中的合理因素,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开发出皮影挂历、香包、鞋垫等多个产品。 (3)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环县政府尝试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传承人。 (4)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环县皮影艺术团先后11次应邀出访欧洲,体现了这一点。 【参考答案】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学习本框,希望你能搞清如下问题: •1个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 幻灯片 421.下列观点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是(  )。 ①社会实践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博采众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 幻灯片 432.没有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在祖国大西北的长期生活、采风,就不可能有后来脍炙人口的《达坂城的姑娘》等著名歌曲。这充分说明(  )。 A.生活地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国家与民族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勤奋工作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答案:D ---- 幻灯片 443.悠久的文化传统必须通过现实的途径进行创新、转化,才能成为软实力。这说明(  )。 A.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继承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和融合 答案:B ---- 幻灯片 454.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  )。 A.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的融合和借鉴 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 答案:A ---- 幻灯片 465.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  )。 ①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