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归纳总结
建设学习型社会
[探究整合]
1.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 的任务之一。
(2)是 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 方式的新变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技进步
文化传承
----
幻灯片 2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1) :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
(2) :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着人的一生。
3.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推动 和构建 ,它要求必须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让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教育信息化
终身教育体系
----
幻灯片 3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时,我国 将更加完善, 将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 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我国将成为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终身教育体系
创新人才
4.学习型社会的美好蓝图
----
幻灯片 4[探究提示]
1.教材P57“探究问题1”
提示:古训“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在今天的意义:
(1)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
(2)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永无止境;
(3)知识不断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社会不断发展,面对不断涌现的、“无穷的”新知识,人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
幻灯片 52.教材P57“探究问题2”
提示:(1)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知识量激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文化传承的方式,促进“学习、文化、教育”三大资源有机整合;
(3)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幻灯片 63.教材P59“探究问题1”
提示:(1)学习由不被重视提升到支配生活的地位;
(2)学习由阶段性转变为全程性;
(3)学习由自在性转化为自为性;
(4)学习由非经济性转变为经济的直接动力;
(5)学习由注重经验性转向促进创新性。
----
幻灯片 74.教材P59“探究问题2”
提示:(1)繁荣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快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文化发展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
幻灯片 8----
幻灯片 9易错点一:文化多样性仅会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
提示:文化有内容、形式的差异,也有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除了可以体现在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
幻灯片 10易错点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
提示: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指世界各国或民族没有完全相同的文化。相反,一些地域相邻、生活方式相似的民族就有着很多相同的文化生活。
----
幻灯片 11易错点三: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提示: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
幻灯片 12
提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等于说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积极的。一些腐朽没落的、低级庸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进步。
易错点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
----
幻灯片 13易错点五: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
提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是能适合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的,所以不能盲目交流与借鉴。各国的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都渗入了“糟粕”,所以不能不分好坏地随意借鉴。
----
幻灯片 14易错点六:文化传播手段和途径越多越好
提示:文化传播手段和途径的广泛,一方面加大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程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劣质文化的泛滥。特别是一些新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在很不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极易被利用,成为黑色或灰色文化传播的帮手。
----
幻灯片 15易错点七: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提示:传统文化过时与否,取决于它能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传统文化能适应经济、政治的变化,其内容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那么就不过时。
----
幻灯片 16易错点八:标新立异就是文化创新
提示:离开了实践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人文目标,片面地讲究新鲜、奇特,一味地追求怪异、另类,这都是毫无意义的。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