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优化总结
----
幻灯片 2
本节目录
知识结构简图
解题方法指导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❸ 图表类非选择题
题型特点
数据表格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
----
幻灯片 5典型例题
材料1: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
幻灯片 6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
幻灯片 7材料2: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1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 第(1)问,只要把图表1和图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即可,表述时注意说明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第(2)问答题的角度为《经济生活》,故此问结合材料和时政知识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第一,科学发展观;第二,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第三,小康社会。
----
幻灯片 8【答案】 (1)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2)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幻灯片 9方法指导
解答图表类主观题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
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
幻灯片 102.“两比较”:“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
(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3.“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揭示的内容;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嗦;五忌字体潦草,概念出错。
----
幻灯片 11提能训练
材料1: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
幻灯片 12材料2: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1)材料1、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
幻灯片 13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综合考查学生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国家宏观调控等相关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和第(2)问主要考查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正确解读图表题要做到三点:一要认真观察,看清图表的标题、内容、注解,要全面,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二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一般通过纵向比较看出变化趋势,横向比较找出差距。三要运用简练、规范的学科术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概括总结。第(3)问是强调政府怎样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正确解答的关键是要联系表格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和当前经济形势明确当前制约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注意答题角度的多元化。
----
幻灯片 14答案:(1)材料1反映了G省2008~2011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G省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材料2反映了G省2008~2011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2)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
幻灯片 15(3)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④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大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