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幻灯片 2[2014高考导航]
----
幻灯片 3
本节目录
考点内容解读
考能提高演练
社会生活链接
易错易混警示
----
幻灯片 4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主干梳理
1.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______ 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①辩证的否定是_____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是______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自身
发展
联系
----
幻灯片 5(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______ 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___________ 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______”。
(4)辩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___________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消极
积极合理
扬弃
创新意识
----
幻灯片 6深剖细析
1.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比较
----
幻灯片 72.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
幻灯片 83.正确理解辩证否定观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与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就其区别而言,矛盾的主次方面是根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依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向——保持事物存在的趋势和促使事物灭亡的趋势来区分的。就其联系而言,当事物性质处于稳定状态时,矛盾的肯定方面同时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否定方面则处于次要方面。当事物的性质处于改变状态时,矛盾的否定方面则上升为主要方面,矛盾的肯定方面则下降为次要方面。
----
幻灯片 9典题例析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
幻灯片 10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
幻灯片 1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定观,材料表明,龙脑开发的成功是在研究中医药典籍的基础上对传统龙脑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这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创新。
----
幻灯片 12【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点拨】 要创新就要批判和发展,就要敢于否定,但不等于说否定一切,不等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辩证否定不仅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
幻灯片 131.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______ ;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______,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考点二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主干梳理
理由
阶段
----
幻灯片 142.内涵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
幻灯片 15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系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__________ ,敢于破除落后的__________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成规陈说
思想观念
----
幻灯片 16树立创新意识的依据
(1)从唯物论的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角度: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③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17(3)从认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4)创新的社会意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特别提醒】 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在过去知识、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理论上的创新就是对概念、判断和命题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提出不同以往的新的正确认识。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
----
幻灯片 18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19【解析】 本题以中国步入高铁时代为背景,考查辩证否定观和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创新的过程要保留事物原有的合理的成分,抛弃不合理的成分,添加原事物没有的新的成分,是对原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统一。①中理解为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是错误的;②③与材料相符,正确;④的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
【答案】 B
----
幻灯片 20【点拨】 创新≠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幻灯片 21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创新对科技的意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三 创新的社会作用
主干梳理
----
幻灯片 22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理论创新
----
幻灯片 23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_______ 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_______ 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实践
理论
----
幻灯片 24(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_______ ,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 __________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_______ 的社会主义文化。
(3)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__________ 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
面向世界
大众
兴旺发达
----
幻灯片 25正确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无论是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26(3)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4)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
幻灯片 27材料1: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材料2: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28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解析】 本题答题的角度为创新的作用,故应从以下三方面组织答案: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第三,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答题注意与材料内容的紧密联系,注意教材语言的变通,应使教材语言与材料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幻灯片 29【答案】 相关主体应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根据物联网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部分和环节;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不断发现和建立新的联系并拓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点拨】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新观点、新办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幻灯片 301.否定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将原来事物化为乌有
【警示】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自身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扬弃”,并不是将原来事物化为乌有。
----
幻灯片 31训练1 每小时486.1公里,是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的世界新时速;每秒2 570万亿次,是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世界新纪录。速度纪录被不断地刷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
C.借助外力实现的变化 D.实现持续量变的过程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中“彻底否定”的说法错误;发展需要借助外力,但其根本原因是内部矛盾的变化,C表述错误;发展需要持续的量变,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通过质变来实现,D不选。
----
幻灯片 322.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警示】(1)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
(2)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
幻灯片 33训练2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被奉为绝对权威,他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将近两千年。1590年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进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长期在物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伽利略的实验告诉我们( )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做到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幻灯片 34解析:选D。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表现,是敢于怀疑权威的表现,也是创新的体现,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要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
幻灯片 35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警示】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幻灯片 36训练3 “科学思维应该天马行空,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最能概括这一观点的是( )
A.既要有创新意识,又要求真务实
B.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学习书本知识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解析:选A。“科学思维应该天马行空,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说明在科学研究中,既要坚持思维创新又要求真务实,A符合题意。
----
幻灯片 37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背景材料】 (链接生活实例!)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
讲话。胡锦涛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
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
幻灯片 38【命题视角】 (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科技创新是如何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
提示:(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
幻灯片 39(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幻灯片 40►命题角度2: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的理论依据。
提示:(1)从唯物论的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角度: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
幻灯片 41(3)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
幻灯片 42【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胡锦涛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的本质是发展 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作用。②是创新的本质,不是其作用,排除,①③④符合要求。
----
幻灯片 432.胡锦涛强调,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有( )
①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抓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以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
④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幻灯片 44解析:选B。“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均体现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正确。“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体现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以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③正确。②④材料体现不出。
----
幻灯片 453.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胡锦涛强调,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④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正确指出了创新的要求,符合题意。③④违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观点错误。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