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优化总结 ---- 幻灯片 2 本节目录 知识结构简图 解题方法指导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❹ 措施类非选择题 题型特点 “措施类”非选择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或者材料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做法,设问要求回答某做法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给我们什么启示等。知识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学科。 ---- 幻灯片 5典型例题 (2012·高考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2: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耗能、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 幻灯片 6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2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首先要理解材料2中反映的问题,然后针对重生产、轻消费,重效率、轻公平,重速度、轻结构等问题,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内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措施。 【答案】 (1)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需求。 (3)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幻灯片 7方法指导 1.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对策 对策一:明确设问主体。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主体不明确的则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如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消费者)应该怎样做等。 ---- 幻灯片 8对策二:“三联系”分析对策。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幻灯片 92.解答措施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和术语 (1)凡是经济生活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①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②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③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④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⑤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⑥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 幻灯片 10⑦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①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②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 幻灯片 11③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3)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 幻灯片 12提能训练 1.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针对表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困境。 解析:本题为“措施类”题目,解答时要综合运用企业的有关知识,针对表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对症下药,避免答非所问或泛泛而谈。 ---- 幻灯片 15答案:(1)针对成本高、用电紧的问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应该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针对融资难的问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应该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和民间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3)针对用工缺的问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应该逐步提高用工待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吸引中西部劳动者到浙江省就业。 (4)针对出口难的问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应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学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从企业诚信经营、兼并与破产等角度回答且言之成理,也可) ---- 幻灯片 162.(2011·高考福建卷)材料1: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 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16.7∶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 幻灯片 17材料2: 请分析材料1、2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幻灯片 18解析:本题以海洋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有关知识。读出图示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作为一个图表题,应该注意横向栏目比较与纵向栏目比较。在此基础上,关于福建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可从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统筹陆海发展、深化区域合作等角度分析作答,特别要注意结合“海洋经济”的具体情境。 ---- 幻灯片 19答案:(1)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好;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2005年和2006年曾急剧下滑,2007年明显回升、平稳发展,但比重依然偏低;海洋经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明显,但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可进一步提升。 (2)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陆海发展,深化区域合作。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