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 幻灯片 2[2014高考导航] ---- 幻灯片 3 本节目录 考点内容解读 考能提高演练 社会生活链接 易错易混警示 ---- 幻灯片 4考点一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主干梳理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价值______价格,价值是价格的______;价格是价值的 ___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 ______,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______。 决定 基础 货币表现 高 低 ---- 幻灯片 5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_________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下,制造某种商 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 劳动熟练程度 劳动强度 ---- 幻灯片 6(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________________,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 幻灯片 7深剖细析 1.准确把握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越小。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 幻灯片 8(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即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而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不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所以商品价值总量增多,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幻灯片 92.明确两个意义 (1)一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也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幻灯片 10典题例析 (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万件、80元、800万元 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600万元 D.20万件、40元、800万元 ---- 幻灯片 11【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A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原来总产量10万件,现在提高一倍是2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价格是原来的一半为40元。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仍是原来的80元×10万件=800万元。 【答案】 D ---- 幻灯片 12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商品交换以_________为基础实行_________。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_________的影响,围绕_________上下波动。 考点二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主干梳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 等价交换 供求关系 价值 ---- 幻灯片 131.全面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从单一交换过程看,价格时涨时落,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是偶然的;从较长一段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与价值总的来说仍然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14(3)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坚持等价交换原则既是价值规律的要求,也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 (4)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如文物、名画、邮票等价格高于价值,但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生产扩大。同时,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它社会生活。 ---- 幻灯片 152.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的关系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然而价格的形成又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2)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获利就高,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此商品的生产;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退出或减少此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价值。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相互联系的。 ---- 幻灯片 163.正确理解价格调节作用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关系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升高,由于有利可图,商品生产者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相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品生产者会减少该种商品的生产,甚至停产、转产。所以说,价格的调节作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外在表现,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是通过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来实现的。 ---- 幻灯片 17(2012·高考广东卷)《汉书·食货志》记载:“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   )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D.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18【解析】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D表述不科学。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生产环节决定,受流通环节影响,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农产品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B符合题意。C表述不科学,排除。 【答案】 B 【点拨】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 ---- 幻灯片 19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商品价格会提高,出现卖方市场。 (2)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商品价格会下跌,出现买方市场。 考点三 供给与需求 主干梳理 供求关系 ---- 幻灯片 203.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含义 (1)卖方市场,是由_______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2)买方市场,是由_______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卖者 买者 ---- 幻灯片 21 比较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22(2012·高考北京卷) 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23【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仅从图表中无法得出两种商品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因为图表并没有体现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其他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故A排除。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商品1的价格始终处于不断上涨的过程,可以得出商品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所以B项正确。企业的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成本,仅从图表无法判断该企业的利润变化,故C舍去;价格的变化不能仅看商品的供应量,还应该看其需求量,即供求关系的变化,所以D项也无法从图中推断出。 【答案】 B 【点拨】 供求影响价格,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涨落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 ---- 幻灯片 241.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______;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______。 2.供求影响价格。一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供过于求,价格______。 考点四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主干梳理 高 低 上涨 下跌 ---- 幻灯片 251.正确认识供求和价值对价格变化所起的作用 (1)一定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的不同说法。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对价格是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是影响作用,是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 (2)价值决定价格,但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于商品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262.正确认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1)分清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在市场上,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出售的价格不同。这是由于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因素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不同引起的,但这些因素不能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些因素最终是通过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因此这些因素叫间接因素,供求关系叫直接因素。 ----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2)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 幻灯片 29(2012·高考江苏卷)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 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 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 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 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30【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与供给的相关知识。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图中可以看出,供给从S1 到S2 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供给增加,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正确,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正确,故选B。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图中供给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错误。 【答案】 B 【点拨】 在除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下,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 幻灯片 31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 上升时,人们会______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人们会______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______。 (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______。 考点五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 主干梳理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 幻灯片 32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______。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______。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______;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______,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______。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增加 ---- 幻灯片 33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比较表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34---- 幻灯片 35(2012·高考浙江卷)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36【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时找出“喜食鸡肉和羊肉”“鸡肉供给大幅增加”“羊肉供给未变”等“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鸡肉和羊肉是互为替代品,鸡肉供给增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①正确,③错误;同时会造成羊肉需求量减少,羊肉价格下降,②错误,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点拨】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准确记忆和调用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关系,并准确把握价格变化对互为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 幻灯片 371.调节生产规模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_______,生产者获利减少,导致生产规模缩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________,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_________。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 _______________,给自己的产品提供_________空间,使其在_________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考点六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主干梳理 下降 上涨 扩大 个别劳动时间 降价 价格竞争 ---- 幻灯片 38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_______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___________,从中获取更多 的利润。 质量 市场份额 ---- 幻灯片 39全面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实际上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缩小商品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配置。但应注意: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它的弱点和缺陷,单纯的市场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40(2)正确把握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这是从企业生产的角度讲的。要深刻理解“价格、利润、生产、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 幻灯片 41②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的。对企业来讲,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是从商品价值的实现角度讲的。“适销对路”是指要面向市场进行生产。“高质量”是指确保商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 ---- 幻灯片 42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43【解析】 题干体现了供求、价格、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①②正确。供求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③观点错误。价格涨跌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的,④观点错误。故选A。 【答案】 A 【点拨】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 幻灯片 44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警示】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如图) ---- 幻灯片 45训练1 北京松下照明光源有限公司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这将导致(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 量增加 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 量减少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 量增加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 量减少 ---- 幻灯片 46解析:选C。题中的劳动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在相同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因而会使价值总量增加。 ---- 幻灯片 472.价格影响供求,供求决定价格 【警示】 (1)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价格影响供求。通常情况下,某商品价格上涨,会使该商品的生产供给增加,消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会使商品的生产供给减少,消费需求增加。同时,某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到该商品的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的供求情况。 (3)供求影响价格。通常情况下,某商品供过于求,会导致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会使其价格上涨。但供求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 幻灯片 48训练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其根本原因是(   ) A.供求关系影响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家用电子产品呈买方市场 解析:选B。价格从根本上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家用电子产品价值降低,这是价格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A、C、D不是根本原因。 ---- 幻灯片 493.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和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警示】 ---- 幻灯片 50(2)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警示】 ---- 幻灯片 51训练3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 (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幻灯片 52解析:选B。本题以坐标形式考查学生对商品的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理解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题中,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由此可以判断甲商品与乙商品是相互替代品,故①④符合题意。作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上升,乙商品需求量增加,有可能使乙商品价格上升;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不是增加,而是减少,故②③错误。 ---- 幻灯片 53实行阶梯电价,推动节能减排 【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1:从2012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试行 居民阶梯电价。根据发改委拟定的阶梯电 价方案,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第一档 为基础电量,要求覆盖80%居民家庭用电, 保障这些家庭用电价格不上涨;第二档用 电量要求覆盖95%的家庭,每度电价上涨5分钱;第三档则是剩下的5%用电量最高的家庭,每度电价上调3毛钱。 ---- 幻灯片 54材料2: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电价采取低价政策,居民用电价格低于供电成本,低于工业电价,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而造成用电量越多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用电量越少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少,既没有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也不能合理体现电能资源价值,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立“多用者多付费”的阶梯价格机制,将有助于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形成节能减排的社会共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幻灯片 55【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有什么必要性? 提示:(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居民用电价格低于供电成本,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电价既不反映供电成本,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必须改革。 (2)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建立“多用者多付费”的阶梯价格机制,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形成节能减排的社会共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幻灯片 56►命题角度2:实行阶梯电价对居民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1)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居民特别是用电量多的居民减少用电需求量。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电能对居民来说是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电价,电价的变动对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需求量影响不大。 (3)价格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在互补商品关系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实行阶梯电价,会使高耗能电器的需求量减少,节能环保类电器的需求量增加。 ---- 幻灯片 57【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从2012年7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试行居民阶梯电价。阶梯电价的实施(   ) ①可以调节用电商品的需求量 ②有助于增强人们节约意识 ③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④是利用行政手段调节资源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引导人们合理用电、节约用电,①②符合题意。实行阶梯电价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不会降低消费者的成本,③④表述错误。 ---- 幻灯片 582.电力是一种商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假定甲商品是它的互补商品,乙商品是它的替代品。如果实行阶梯电价,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仍然不变 ③甲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④乙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电是生活必需品,即使实行阶梯电价,用电需求也不会大幅度减少,但是可以抑制不合理的用电需求,减少浪费。甲商品是电的互补商品,其需求会相对减少。乙商品是电的替代品,其需求量会有所上升。 ---- 幻灯片 593.国家实施阶梯电价后,张先生在购买冰箱时,除了关心冰箱的价格外,询问最多的就是耗电量。这反映出(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消费观 C.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使用价值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实行阶梯电价,耗电量多的电器会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B、D本身说法错误。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