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下边漫画形象地表现了价值规律是如何自发地起作用。生产不要“跟风”。供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知道了这种关系,就要有主见,不要一见价格高了就增产,一见价格低了又减产,这样做永远追不上市场。
[情景导入] (教师用书独有)
第二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幻灯片 2 要深刻地把握以上道理,就必须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幻灯片 3 (1)人们为什么要交换这些东西呢?它们之间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什么决定的?
(2)织布者和裁缝的劳动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劳动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提示 (1)人们交换这些东西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们之间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价值决定的。
(2)二者的劳动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即具体劳动不同,创造出的使用价值也是不同的。二者劳动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教材探究解读](教师用书独有)
【探究活动1】
----
幻灯片 4 甲、乙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相等吗?
提示 不相等。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想一想: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 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探究活动2】
【探究活动3】
----
幻灯片 5 (1)比特为什么要改变生产经营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改变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何影响?
(2)比特为什么要采用新技术?在私有制条件下,企业乐意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公开吗?
(3)比特当上老板,而其同行有的成了雇佣工人,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
提示 (1)①当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不会盈利。 比特改变经营方向,转向供不应求、价格高且获利大的商品生产。②生产经营方向的改变,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调节具有局限性,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探究活动4】
----
幻灯片 6(2)比特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千方百计地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企业不会乐意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公开。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意味着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情况相反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这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一方面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也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
幻灯片 7 (1)为自己生产的物品有价值吗?
(2)为什么不同形式的劳动形成在质上相同的价值呢?
提示 (1)没有。因为为自己生产的物品,没有进行交换,它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
(2)因为不同形式的劳动,都消耗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即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含有价值。
【探究活动5】
----
幻灯片 8识记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价值规律理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货币的本质,抵制拜金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
幻灯片 9(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_________。
(2) ________和____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_____ _____和_____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_____属性,价值是商品的_____属性。
(3)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_________,是由商品的_____决定的。
探究一 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
价值
使用
价值
价值
自然
社会
交换价值
价值
----
幻灯片 10(1)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_________,它创造出各种各样的_________ 。
(2)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
_________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____,是价值的____。
(1) _________与_________,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_______创立的,它科学地揭示了____的源泉,使___________成为科学,而且为_________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_____。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价值
源泉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马克思
价值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枢纽
----
幻灯片 1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在同样时间里, ________所创造的价值比__________所创造的价值大。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
4.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6.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
----
幻灯片 12如果“1件上衣=30千克大米”成立,那么:
(1)二者为什么需要交换?
(2)二者为什么能够交换?
(3)在上述等式中,1件上衣的价值是如何表现的?
(4)假如有三个生产者生产同样一件上衣,甲用了10小时,乙用了11个小时,丙用了12小时。甲、乙、丙哪一个生产的上衣价值量大?为什么?
提示 (1)二者使用价值不同,并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二者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3)1件上衣的价值通过与30千克大米相交换表现出来,30千克大米是1件上衣的交换价值。(4)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幻灯片 13商品、货币理论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商品的价值是 ( )。
①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②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有用劳动 ④商品的本质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生产商品耗费的有用劳动即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
幻灯片 17(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___________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受_________的影响,_____围绕_____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探究二 价值规律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价值规律理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相等
供求关系
价格
价值
----
幻灯片 18(3)作用
①自发地使_________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实现_________ 。
(4)局限性
①会导致_________的浪费。
②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_______的发展。
③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___________两极分化。
社会资源
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
优胜劣汰
社会资源
生产力
商品生产者
----
幻灯片 19(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_____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__________成
为科学。
(3)马克思正是在其___________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
资本主义_________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动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生产方式
----
幻灯片 20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是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凭票证供应的首要物资,结果越统越少,越少越统,由于无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粮食成了当时短缺经济下最紧缺的商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取消粮油票证、开放粮食集市等一系列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措施,使价值规律在我国国内外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基本理顺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幻灯片 21提示 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当粮食紧缺时,粮价上涨,使人、财、物向粮食生产领域转移,增加粮食产量;当粮食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可以减少粮食生产。从而可以调节粮食的供给和需求。
②价值规律促使粮食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全面提高粮食的产量。
③可以充分调动粮农积极性,增加粮食供给。
----
幻灯片 221.价值规律的地位、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
幻灯片 232.价值规律的作用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中就表现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2)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的信息,这个信息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所发挥的作用。
3. 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
----
幻灯片 26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上述现象说明 ( )。
A.彩电行业出现了“卖方市场”
B.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C.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
D.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思路点拨 A项不符合事实,近年来彩电行业出现的是“买方市场”;C、D两项说法错误;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体现了优胜劣汰,B项符合题意。
----
幻灯片 27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形”稳定得多。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结构朝着“橄榄形”方向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调整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尊重劳动,促进公平
【新闻播报】
----
幻灯片 28 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观点,简要说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积极意义。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劳动。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在初次分配阶段,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深度思考】
【参考答案】
----
幻灯片 29•1条规律:价值规律
•2个概念:商品、货币
•2种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2对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关系
•3方面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
要点回顾
----
幻灯片 30归纳整合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