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母亲:“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母亲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 儿子又问:“父亲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回答说:“因为煤太多了。” [情景导入] (教师用书独有) 第四框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 幻灯片 2上述现象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请进入本框学习。 ---- 幻灯片 3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提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教材探究解读](教师用书独有) 【探究活动1】 ---- 幻灯片 4 (1)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提示 (1)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生产呈现周期性。 (2)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中,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既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出萧条,步入复苏,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所以,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探究活动2】 ---- 幻灯片 5 (1)试对萨伊、李嘉图的观点作出评析。 (2)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何意义? 提示 (1)①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卖的过程也就是买的过程,供给会创造它的需求,社会不会爆发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但在商品流通条件下,卖的过程与买的过程一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在此情况下,供给与需求会出现量上的失衡,当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爆发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萨伊的观点具有一定局限性。 【探究活动3】 ---- 幻灯片 6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会停止。作为物质生产特定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其自身的基本矛盾运动却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等同于一般物质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将永远存在下去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 幻灯片 7识记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通过分析经济危机,培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 通过分析经济危机理论,树立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 幻灯片 81.实质:_____________。 2.根源:资本主义的________,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 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产相对过剩 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危机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高涨阶段 固定资本的更新 ---- 幻灯片 9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幻灯片 10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因为 (  )。 A.它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它能根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C.它一方面能减轻对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工 人的购买力 D.既为经济摆脱危机和萧条创造了物质条件,又为经济 走向高涨,进入下一次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 思路点拨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既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出萧条,步入复苏,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因此答案选D ---- 幻灯片 131.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会出现_____与_____的失衡,严重到 一定程度时,有可能爆发经济危机。 2.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等同于_____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 得出资本主义制度____________下去的错误结论。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 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_____和____,而且阐明了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的______及其_________,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探究二 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供给 需求 物质生产一般 将永远存在 实质 根源 周期性 物质基础 ---- 幻灯片 14几年前河北发生奶农倒奶事件,不久之后陕西又发生了奶农倒奶事件。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乳制品厂收购,但没有企业愿意去买奶。许多生产奶等乳制品的企业一哄而上,生产的乳制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不愿意购买。 (1)经济危机中资本家把奶倒入大海与材料中倒奶事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什么? ---- 幻灯片 15提示 (1)从表面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2)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所需的各种比例关系经常被打断,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过渡性,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 幻灯片 161.几个观点的分析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全面了解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 幻灯片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是 (  )。 ①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②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矛盾进一步加剧 ③促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协调 ④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点拨 抓住关键词“必然结果”,①②④符合题意。 ---- 幻灯片 20 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以“高投资、高增长”为特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居于40%以上,2008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也就是整个消费额占GDP的比重,降到了只有36%左右。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商品的价格也持续走低。 扩大内需,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新闻播报】 ---- 幻灯片 21 有人认为,我国也发生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对此,应如何认识? (1)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供大于求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是一回事。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理解。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必会由它产生出来。 ②我国的经济滞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既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也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受阻,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在执行政策、方针时有偏差,工作中经验不足等具体的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可以调控的。 【深度思考】 【参考答案】 ---- 幻灯片 2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周期性的紊乱,从危机到繁荣,又从繁荣到危机,不断经历周期性过程,要消灭危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的经济问题只是暂时的,表现为需求不足,国家可通过运用各种宏观调控的手段,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努力扩大国内需求,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解决。国家通过财政收支、财政政策,控制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全面、协调发展。 ---- 幻灯片 23•1个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 •1个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源 •1个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4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阶段性 •4点意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要点回顾 ---- 幻灯片 24归纳整合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