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1925年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发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那么,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成果具体有哪些?
[情景导入] (教师用书独有)
第二框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
幻灯片 2 (1)苏联“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2)你知道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何影响吗?
提示 (1)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这一时期的争论促使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该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澄清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教材探究解读](教师用书独有)
【探究活动1】
----
幻灯片 3 (1)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2)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 (1)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2)二者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国
家制定经济计划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探究活动2】
----
幻灯片 4 (1)想一想: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吗?
(3)你知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何不同吗?
提示 (1)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最根本的不同是二者运行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
【探究活动3】
----
幻灯片 5 (1)想一想: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价值规律吗?
提示 (1)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价值规律存在并发挥作用。
斯大林高级赢利的观点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在斯大林看来,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实他只看到计划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市场的作用,具有片面性。
【探究活动4】
【探究活动5】
----
幻灯片 6识记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及意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及商品经济的认识。
培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能力。
在与资本主义对比中,热爱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
幻灯片 7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1.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
建设。先实现了_______,后实现了___________。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_________国家。
2.1952年,斯大林发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
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探究一 苏联经济建设与50年代初的争论;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
幻灯片 8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_______ _______________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在____________ _____的基础上产生的。
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________规
律,即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_________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_____和_____的需要。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3.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2. 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1. 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认识
竞争和
生产无政府状态
生产资料公
有化
剩余价值
利润的产生和增殖
高度技术
物质
文化
----
幻灯片 9什么是经济规律?人们可以制造经济规律吗?
提示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消灭规律、创造规律。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
幻灯片 10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
幻灯片 11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斯大林( )。
A.主张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内容的表述总体上是正确的
C.科学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
D.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可以认识利用
思路点拨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客观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表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完全正确,所以选B。
----
幻灯片 15一、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两种___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存
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保持_____
_____、发展_________,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
一可能的道路。
探究二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部门
商品
生产
商品交换
----
幻灯片 16社会主义社会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社会,_____
_____制度已被消灭,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这一认识,划清了_________商品生产与_________商品生产的界限。但是,他又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
________, _________不是商品。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
雇佣
劳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
个人消费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
幻灯片 17(1)价值规律是_____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____________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_______的作用。
②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社会主义生产是由___________
____发展规律调节的。
4.对价值规律的认识
客观
个人消费品
调节者
有计划、按
比例
----
幻灯片 18社会主义国家根据_____________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______状态及周期性的_________。
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_____,甚至_____,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_____。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与_____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一味地强调计划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二、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1.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意义
2.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3.
社会化大生产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无政府
经济危机
减少
没有
更多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计划
市场
----
幻灯片 19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还存在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上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苏维埃国家是无所不能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服从于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计划。
(1)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
(2)斯大林对价值规律是怎样认识的?
提示 (1)第一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存在,因而也就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存在。第二种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
幻灯片 20(2)①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②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赢利。
----
幻灯片 21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2.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
幻灯片 25针对认为商品生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的错误观点,斯大林指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说明( )。
A.商品生产只能为资本主义服务
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
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C.商品生产没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D.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
思路点拨 斯大林的观点集中说明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划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B正确地表明了此意。
1.
----
幻灯片 26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赢利观意在说明 ( )。
A.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使高级赢利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
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C.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不符合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
D.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消灭生产赢利的原则
思路点拨 B、C、D三项都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优越性。故选A。
2.
----
幻灯片 27 人民网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各国共产党人都在探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1)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争论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有哪些基本观点?
(2)简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
关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新闻播报】
【深度思考】
----
幻灯片 28 (1)一是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以后,就应当消除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二是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2)①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以后改变了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②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③斯大林还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具有特殊性,但他又片面地认为,由于受决定性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参考答案】
----
幻灯片 29•1本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个关系: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
•1个评价:对计划的评价
•1种思维方法: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如下:
•2个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4点认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要点回顾
----
幻灯片 30归纳整合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