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 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巩固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 幻灯片 5(3)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4)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二者都反对坚持民族平等,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这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 幻灯片 6【例1】 (2012·江苏卷)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 幻灯片 7【方法】该题考查知识的识记,选D。 ---- 幻灯片 8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既不能实行单纯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自治”,也不能实行单纯以区域为单位的“地方自治”,而是创造性地将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幻灯片 9(2)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由于民族区域自治采取了多级层次,一个少数民族不但可以在一个地方实行自治,而且还可以在很多地方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实行不同层次的自治。另外,还建立民族乡作为补充形式,这保证了各少数民族在大小不同聚居区,较为普遍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解决民族问题,采取这种不同于国际上通行的特定政治形式,也是由千百年来,特别是近现代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决定的。可见,在统一主权国家内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 幻灯片 10【例2】 (2012·江苏卷)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 ) ①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幻灯片 11【方法】①②表述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正确;④错误,是一种唯心史观的观点。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 幻灯片 123.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1)宗教信仰自由包含四层意思,这是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 (2)从国家来说,国家保护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个方面。为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从宗教组织和教徒的活动来说,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政策,包括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不得干预政治、教育,不得恢复宗教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 ---- 幻灯片 13(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 幻灯片 14【例3】 (2012·江苏卷)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幻灯片 15【方法】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宗教政策。宗教界人士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说明它们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选D。A错在“群众自办”上。B忽视了少数宗教团体的负面影响。题干没有涉及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故C不选。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观点1】认为“我国各民族间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1)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2)所谓“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平等权利之后,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有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有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则处于落后 ---- 幻灯片 18状态,落后民族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所带来的种种限制,不能与先进民族同样享受政治上、法律上规定的平等权利,从而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3)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是剥削制度和民族压迫造成的。因此,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落后的少数民族富裕和繁荣起来,跨入先进民族的行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事实上的平等,就成为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内容和根本任务。 ---- 幻灯片 19【例1】 (2010·四川卷)2009年,云南省全面推进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幻灯片 20【方法】本题考查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根本动力来自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只靠民族特色不行,只靠国家投入也不行,①②说法错误。材料说明通过各项工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③④正确,选D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有一个正确认识。 ---- 幻灯片 21【观点2】认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3)宗教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党和国家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条件下,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幻灯片 22【例2】 (2010·全国卷Ⅱ)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200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论坛就佛教的修学体系,佛教的慈善关怀,佛教的国际交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世界佛教论坛在我国举行( ) ①表明佛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说明佛教作为意识形态发生了新变化 ③是我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 ④凸显了佛教在我国的教化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幻灯片 23【方法】本题以世界佛教论坛的举行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宗教的相关知识。②表述是错误的,宗教始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质没有改变,故舍去;④佛教的教化作用和材料中佛教界的国际交流不符,亦舍去;论坛主题“和谐世界”体现了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①入选;世界佛教论坛举行是正常的国际间宗教交流活动,能在我国举行,是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的体现,③亦入选,选B项。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1.2011年5月22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保护西藏非遗代表作,其中,九成以上经费来源于中央投入,且投入经费在逐年递增,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目前,西藏有关部门正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立法工作 ---- 幻灯片 262.201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题写“祝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贺匾。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 幻灯片 27 ---- 幻灯片 28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翻身当了主人;投巨资保护西藏非遗代表作,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的文化权益,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和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护西藏非遗代表作尊重了保护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平等权益。 ---- 幻灯片 293.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西藏自治区的设立,使藏族人民的自治权落到了实处;西藏有关部门正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它是西藏人大在行使自治权中立法自治权的表现。 ----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1.(原创题)2011年7月19日,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反对达赖集团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紧紧依靠各族干部民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这表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幻灯片 32方法:本题以西藏60周年庆典活动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从习近平的讲话可以分析出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的重要性,①②③符合题意要求,选B项。④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 幻灯片 332.(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 ---- 幻灯片 34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幻灯片 35方法:本题以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60年来的发展为背景,设置情境,考查考生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本题有两个层次:一是要说出西藏设立自治区的根据,这可以从我国及西藏现实情况和设立西藏自治区的优越性来作答;二是要分析设立自治区对西藏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抓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结合材料来回答。 ---- 幻灯片 36答案:(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 幻灯片 37----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