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高考文言文训练
主讲:麻月兴(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
幻灯片 22008-2012年五年高考传记类文言文选文
----
幻灯片 3节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吴汉,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二。任偏将军、大将军,(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广平侯。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28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后世民间传说,云台二十八将对应上天二十八星宿,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下凡转世。
----
幻灯片 4云台二十八将
太傅高密侯邓禹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建威大将军耿弇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祐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卫尉安成侯铫期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
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 左曹合肥侯坚镡
上谷太守淮陵侯王霸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右将军槐里侯万脩
太常灵寿侯邳彤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
----
幻灯片 5节选自《宋史·李迪传》
李迪,字复古。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卒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宋真宗景德二年乙巳科状元。授将作监丞,真宗素闻亳州盗贼横行,遂命李迪知亳州。进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永兴军。仁宗立为皇太子后,真宗任命李迪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渭专权,排除异已,李迪被罢相,知郓州,几被迫害至死。丁渭垮台,李迪起为秘书监,知舒州。太后病故,朝廷重召李迪为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不久,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景佑中,李迪被吕夷简排挤陷害,罢为刑部尚书,知亳州。李迪积郁不快,请老告退,以太子太傅身份致仕,回归故里。庆历七年(1047),病逝于家中,享年77岁。赠司空,侍中,谥文定。皇帝亲自豪其墓碑曰:“遗直之碑”,又改其乡曰:“遗直乡”。
----
幻灯片 6节选自《清史稿·陶澍传》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嘉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著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等。
----
幻灯片 7(1)所选材料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习俗等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5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及考题中的例句贴近教材。
----
幻灯片 8人物传记类文章行文的大体思路:
①、介绍人物个人情况: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况……(举、荐、征、召、辟、授、除、为)(开头部分)
②、记叙人物在任职期间的政绩 。(中间部分,注意时间词:后、及、比、寻、俄、既而、已而、久之、会,注意这些表示人物官职变化的词语:迁、升、擢、拜、调、徙、转、知、判、贬、出、谪、罢、黜)
③、人物评价。(多在文章结尾,部分穿插于全文中。乞骸骨(封、卒、谥)
----
幻灯片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本大题22分
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达意)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②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
幻灯片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本大题22分
③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④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
幻灯片 11(1)通读:文本+注释
(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人生经历及评价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
(3)跨“难”阅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
(4)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阅读材料中的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感知方法:
----
幻灯片 12(一)实词: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分析: 对实词的考察。
根据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就是指在浅易的古代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文章中比较重要。“在文中的含义”是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考查范围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
幻灯片 13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 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 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A.汉为人质厚少文 文:有文采
B.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创:伤口
C.而使人谢城中 谢:谢罪
D.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厉:勉励
----
幻灯片 14文言实词考查内容主要有: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
【技巧归纳】
高考题设题的方式一般是用词语的今义来注释其古义,误导考生犯望文生义、以今解古的错误。错误原因是先入为主,只知其一,不顾其二。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不同和古用今废的词语。同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传记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
----
幻灯片 15(二)虚词: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
分析:
对文言虚词的考察。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根据高考考纲,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焉、也、以、因、于、与、则、之、所、者、然、乎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
幻灯片 162008-2012年广东高考出现的虚词
2008年:因、以、与、于
2009年:其、之、以、乃
2010年:之、为、所、于
2011年:其、以、之、且
2012年:为、之、所、以
----
幻灯片 17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旦日,齐鼓而进
B.①乃移檄告郡
②有顷乃定
C.①须其力疲
②失其常度
D.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
②今日封侯之秋
----
幻灯片 18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
幻灯片 19【技巧归纳】
1.分清虚实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辨明用法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通晓古今: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的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现象:兼词、虚词的连用、双音异义“于是、因为、然而”
5.同类异形,注意积累“只、特、但、徒、惟……”
----
幻灯片 20人物形象、性格分析:
考纲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等信息。
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
1、弄清叙事的脉络:主人公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或影响。
2、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
正面表现:正面叙述或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
侧面表现:作者评论 侧面叙写等。
----
幻灯片 21⒎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汉“意气自若”的一组是( )
①堕马伤膝,还营
②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③汉坚卧不动
④勿与争锋
⑤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
幻灯片 22⒎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 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
幻灯片 23【技巧归纳】
解决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次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例如题干中全能说明“意气自若”的一组),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第三,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
幻灯片 24对于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
主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并将语句置于文本整体环境中理解,应注意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要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要注意细节描写;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
----
幻灯片 25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信任。并与建武二年,被封为广平侯。
B.吴汉趁着胜利,进逼广都,未被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导致被谢丰等人围困,与敌人大战一天后,军队失败,逃入营垒。
C.吴汉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当将领们提出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时,吴汉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着力鼓舞士气,最终打败敌军。
D.他对家人要求严格,出征归来得知妻儿在家购买田产后,责备了他们,并把这些田宅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
幻灯片 26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幻灯片 27【技巧归纳】
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
1. 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2. 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
3.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
幻灯片 28有效的文言文复习:
一、文言文120实词汇释
二、文言文18虚词汇解
三、官员选、任、调、升、降、罢用词、主要刑罚名称、主要地名、天文时令(时间季节)用词、饮食器皿名称、婚丧特别用词(丁忧)、皇帝专用词语(幸、敕、受禅等)、年龄特殊称谓、祭祀常用词语、科举常见词汇、常见礼仪礼物用语、房屋家具车马词汇(户、牖、案、几、轼、辙、骈、乘等)、作战及武器用词、少数民族各类称呼等。
四、重点讲解词类活用、句式特点;其次才是所谓的实词虚词推断法、翻译法、断句法。
----
幻灯片 29课堂练习: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