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幻灯片 2[2014高考导航]
----
幻灯片 3
本节目录
考点内容解读
考能提高演练
社会生活链接
易错易混警示
----
幻灯片 4考点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主干梳理
1.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_____ 和______ 关系的
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________ ,矛盾的统一
属性是________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
统一
斗争性
同一性
----
幻灯片 52.矛盾的同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___________ 的属
性和趋势。
(2)两方面含义:矛盾双方相互______,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_______,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 。
3.矛盾的斗争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_______ 、相互对立
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_______的倾向和趋势。
相互联结
依赖
贯通
相互转化
排斥
分离
----
幻灯片 6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______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______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
前提
寓于
----
幻灯片 7深剖细析
1.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
幻灯片 8(2)“事物内部矛盾”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3)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能等于哲学上的矛盾。
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哲学意义上讲的“对立”特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
----
幻灯片 92.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和作用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3.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
幻灯片 12典题例析
(2012·高考海南卷)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目的知识限定,然后据此审读辨题可知,优点和缺点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既具有对立性又具有同一性。从矛盾的对立性角度看,优点与缺点各不相同,个人成功需要发挥优点。从矛盾的同一性角度看,优点与缺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
----
幻灯片 13【答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优点与缺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发挥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点拨】 要注意“条件”在辩证矛盾观中的重要地位。比如,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次方面也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幻灯片 14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______ 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______ 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______ 矛盾,分析矛盾,勇于______ 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考点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主干梳理
事事
时时
承认
揭露
----
幻灯片 152.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______ 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①__________ 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 __________ 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__________ 、同一矛盾的两个__________ 也各有其特殊性。
(3)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物
不同事物
同一事物
不同矛盾
不同方面
----
幻灯片 16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_______ 。一方面,普遍性
_______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________ 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________ 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联结
寓于
普遍性
特殊性
----
幻灯片 17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_______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 。
(2)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精髓
理论依据
----
幻灯片 18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
二者均有两层含义,从存在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从性质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19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①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意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共同点、共同本质。导致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理解不够,混同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幻灯片 20②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总是与它同类的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是具有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②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
幻灯片 21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
----
幻灯片 22(2012·高考江苏卷)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23【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的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外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体现了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也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②应选。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不选。④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文化的同一性。
【答案】 A
----
幻灯片 24【点拨】 区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不同含义:从空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时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时时有矛盾,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事事”、“时时”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属性上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相互联结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幻灯片 25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_______ 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_______ 、相互影响,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______。
考点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主干梳理
支配
决定
依赖
转化
----
幻灯片 26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1)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_______ 地位,起着_______ 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__________ 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_______,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______ 。
支配
主导
主要方面
排斥
转化
----
幻灯片 27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________ 和________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__________ ,又要看到__________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__________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论
重点论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方面
----
幻灯片 28(3)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__________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
__________ ,要抓住_______。
(4)反对错误倾向: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主要矛盾
主要方面
主流
一点论
均衡论
----
幻灯片 291.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2.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根据含义判定——可靠的区分方法
主要矛盾是针对事物发展而言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针对事物性质而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根据材料侧重点判定——有效的区分方法
若材料涉及促进事物的发展,侧重于解决问题(改造世界),通过抓关键和重点促进事物的发展,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若材料涉及事物的性质,反映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认识世界),则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
幻灯片 32(3)根据关键词判定——快捷的区分方法
题目中出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题目中出现“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关键词,则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矛盾的同一性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矛盾主次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尚未改变矛盾双方原有的主次地位,就是事物量变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实现了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更,则发生事物的质变。
----
幻灯片 33(2012·高考江苏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34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
的观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解答本题,主要抓住设问的“一个最恰当”角度限定,根据“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这句话,可以分析出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最恰当,然后具体分析。
----
幻灯片 35【答案】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该网民的观点指出了微博健康的一面,看到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忽略了其不健康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对微博既要看到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又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还应认识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
幻灯片 36【点拨】 准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
----
幻灯片 37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__________,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 。
3.原因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__________ 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__________ 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__________ ,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考点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干梳理
特殊性
活的灵魂
认识事物
解决矛盾
特殊性
----
幻灯片 38正确理解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深剖细析
----
幻灯片 39(2)矛盾分析法及其世界观依据
----
幻灯片 40(3)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同时矛盾分析方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
幻灯片 41(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邓小平根据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④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例析
----
幻灯片 42【解析】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①把“矛盾统一性”等同于“矛盾”,观点错误。矛盾双方不仅具有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时也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和特征。从矛盾分析法的角度看,“一国两制”的成功不仅在于承认了内地和三地之间的特殊关系现状,更从根本上为解决港澳和台湾问题、维护和实现祖国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④对“一国两制”构想理解片面。从唯物论角度讲,“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国的国情,从辩证法角度讲,“一国两制”构想符合港澳与台湾问题的实际,这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正原因,②③符合题意。
----
幻灯片 43【答案】 C
【点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二者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统一。
----
幻灯片 441.“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警示】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因此,“统一”和“对立”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与“对立”。
----
幻灯片 45训练1 商品购买者总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品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的这种关系体现了矛盾的( )
A.同一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解析:选A。商品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就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说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故答案选A。
----
幻灯片 462.矛盾具有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
【警示】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就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果否认矛盾的普遍存在和客观存在,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和掩盖矛盾,割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矛盾就永远不可能解决。
----
幻灯片 47训练2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 )
A.只看到矛盾的对立性,忽视了矛盾的统一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时时有矛盾
解析:选C。“世外桃源该多好”,说明作者幻想没有矛盾;“庸人爱自扰”,说明作者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为矛盾是自我想象出来的。故答案选C。
----
幻灯片 483.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警示】首先解决的矛盾并非一定是主要矛盾,对此要具体分析。区分主次矛盾,只能从性质、地位和作用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解决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往首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最终解决好主要矛盾。
----
幻灯片 49训练3 下列俗语中,与“牵牛要牵牛鼻子”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D.“好钢用在刀刃上”
解析:选D。“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关键,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项与此寓意相符,应入选。A项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B项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C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均与题意不符。
----
幻灯片 504.生活中具体的矛盾、逻辑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
【警示】 (1)日常用语中的“矛盾”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冲突和分歧,如邻里之间的争吵、同学之间的口角等。哲学意
义上的“矛盾”则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只是哲学意义上讲的矛盾的“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二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而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
----
幻灯片 51训练4 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刻舟求剑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③与题意不符,含③的选项均应排除,故答案选D。
----
幻灯片 5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背景材料】 (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1: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区自然条件、
资源禀赋差异极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
平参差不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
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但进入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不仅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也明显乏力。
----
幻灯片 53材料2:党的十八大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
幻灯片 54【命题视角】 (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1分析矛盾所具有特点。
提示:(1)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极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体现了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2)矛盾具有普遍性。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但进入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说明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
幻灯片 55►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2,分析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哲学依据。
提示:(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指导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矛盾具有特殊性。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能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幻灯片 56【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上述发展方针的不同彰显了我们党(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善于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③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分析解决矛盾
④善于抓重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
幻灯片 57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发展方针,在唯物论上体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辩证法上体现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干肢不符。
----
幻灯片 58【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观点体现了( )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发展的普遍性 ③价值观对客观世界的决定作用 ④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幻灯片 59解析:选C。“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②正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办事情抓重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④正确。③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
----
幻灯片 602.某市在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根据本市实际积极实施“东接南融”战略。借助于东临大海、近海临港的优势,加强与港口的对接,同时发挥南靠长三角、交通便利的优势,融入江浙沪,实现借势发展。该市的发展体现了( )
①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创造条件 ②立足实际,善于突破客观联系发展自己 ③运用综合思维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改变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幻灯片 61解析:选D。积极实施“东接南融”战略,体现了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现借势发展,体现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发展自己,①正确。“借助于东临大海、近海临港的优势,加强与港口的对接,同时发挥南靠长三角、交通便利的优势”,体现了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分析处理问题,③正确。②违背联系客观性,④违背规律客观性,观点均错误。
----
幻灯片 623.漫画《鱼和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②要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④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幻灯片 63解析:选A。漫画《鱼和网》说明扶贫开发应重视发挥内因的作用,着眼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授之以渔,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故答案选A。③不符合题意,④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应舍去。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