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3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 2.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 ①干旱 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③过度放牧 ④气候异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6.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10.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11.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1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 ) A.东南亚地区 B.印度半岛 C.非洲刚果河流域 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1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14—15题 1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16.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17.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残体分解快 ④生物生长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 A.生物 B.土壤 C.枯枝落叶 D.水体 20.热带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4-5题 2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 ) A.A B.B C.C D.D 22.右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 A.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供给养分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23-24题:  23.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24.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有人说雨林是“长者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的土壤相当贫瘠 ②雨林和沙漠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 ③雨林和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 综合题(50分) 26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7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度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3分)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4分) (3)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0分) 27.)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风力强劲。(3分) (3)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 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 (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_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__特点, 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10分) 第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 1-5 CBDDC 6-10 BBBDC 11-15 ADBBA 16-20 DDCAD 21-25 ABAAA 26(1)云南 广西 贵州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变薄 肥力 (3)坚实 塌陷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27(1)从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的生态建设 28答案 (1)东南亚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脆弱性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破坏原因: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如纸浆林、棕榈油种植园的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 保护措施: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 1-5 CBDDC 6-10 BBBDC 11-15 ADBBA 16-20 DDCAD 21-25 ABAAA 26(1)云南 广西 贵州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变薄 肥力 (3)坚实 塌陷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27(1)从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的生态建设 28答案 (1)东南亚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脆弱性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破坏原因: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如纸浆林、棕榈油种植园的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 保护措施: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