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基础巩固]
1.有人将当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这说明 ( )
①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②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联系日益密切
③各国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④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紧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界流动越来越频繁。经济全球化并未缩小国家或地区间差距,因此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答案:C
2012年2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安排部署2012年南水北调工作,要求抓紧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2~3题。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第3题,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答案:2.B 3.D
读2009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对比表,回答4~5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销售产值
1.5
91.7
24.1
5.1
25.6
3.2
投资
1.4
60.0
46.6
26.5
72.3
13.5
4.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看,有向中西部转移的明显趋向,促使这种趋向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 B.交通
C.政策 D.环境
5.投资增速快的地区,资金主要流入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
A.硬件制造 B.品牌营销
C.信息传输 D.软件设计
解析:第5题,表中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大,说明了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方向,结合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条件、交通条件等实际状况,联系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可以判断是产业政策促使了其转移。第6题,由于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故资金主要流入的应主要是组装、制造等部门。
答案:4.C 5.A
6.读“我国部分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名: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试从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分布、市场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图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的最主要能源是________。
(4)A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西电东送”对该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能源资源供需的不平衡是我国实施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西气东输西起轮南,东到上海。图中山西省调出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将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轮南 上海
(2)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大,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贫乏;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有利于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3)山西 煤炭
(4)有利于缓解该省的交通压力;把部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