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基础巩固] 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  ①国界 ②省界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图中区域A的边界为明确界线,国界与省界这类行政区的界线都是十分明确的。 答案:C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解析:不同的干湿地区,对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答案:C 3.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岛”状的是 (  ) A.农业和工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区 D.铁路线和公路线 解析: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在地域空间分布形式上,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答案:C 4.下列关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乡村景观复杂,城镇景观简单 ②乡村功能多样,城镇功能单一 ③乡村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④城镇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乡村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城镇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纵横交错,甚至连地下也利用了起来。乡村功能单一,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城镇功能多样,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乡村为城镇居民提供粮食、蔬菜、鲜鱼、牛奶、家禽家畜、水果等基本生活资料;城镇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包括教育、娱乐、医疗、通信、金融和保险等。城镇还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向乡村扩散文化。 答案:C 5.关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B.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C.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D.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解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故D项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 6.下图为某国三次产业比重图,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88年和2008年的三次产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该国产业结构变化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8年     2008年      (2)说出该国三次产业构成20年来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三角坐标构成图”的形式考查学生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读懂坐标图,其次在分析时要注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的差别。 答案:(1)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8年 35 45 20  2008年 10 50 40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