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教新课标一轮必修三综合测试6 一、选择题 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6,完成以下3题。  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3.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以下1520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以下2题。 4.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 A.水土流失一内蒙古高原 B.荒漠化一华北平原 C.红漠化一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一长江中下游平原 5.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以下2题。  6.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 )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三峡水利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 7.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 ( ) A.土地荒漠化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C.次生盐碱化和地面沉降 D.水域面积减少 8.北方地区局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①水资源总量少 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③人口少 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据此完成以下2题。  9.上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10.下面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解析,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甲区域为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 C.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 D.甲、乙两区域均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以下2题。 1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据此完成以下2题。 1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电价会上升,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 14.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北路输送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减少,减低了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给沪宁杭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山西,到达最大输入省广东 图l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15.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6.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 B.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C.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田纳西河流域受气候的影响,水量稳定 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完成以下3题。 18.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 A.TVA在田纳西河干_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座,防洪标准送百年-遇 B.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变化要大 C.TVA没有染嘏糕何措施提高水质 . D.随着水库的修建和流域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 19.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③恢复治理采矿区土地的生态 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的管理区、风景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 )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l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l以下12题。  21.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图中是指( ) A.a B.b C.c D.d 22.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23.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 A.优惠政策 B.便利的交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资源丰富 二、填空题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后在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 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爽发达地区。今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从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出现 的加工贸易形势。 (2)材料一中提到的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 (3)从地理角度来看,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5.下图所反映的是“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麦在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来。 (3)遥感技术中运用到的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何运用?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 2.D 3.A 4.D 5.C 6.D 7.B 8.A 9.D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D 17.D 18.D 19.A 20.A 21.B 22.C 23.A 二、填空题 24.(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 前店后厂 (2)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3)①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②经浇基础不如长三角好 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三角强大④科技力星不如长三角雄厚。 (答出三点即可) 25.(1)雪地 湿地 (2)0.7 0.9 (3)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不停地吸收、发射、反射信息和能量,不同物体在不同环境下其发射、反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 (4)遥感技术可以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等。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