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河防总安排,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于6月19日正式开始,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尽可能增大黄河下游主槽的行洪排沙能力。据此完成1~2题。
1.黄河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地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准备
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黄河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雨季前,其目的是降低库容为防汛作准备。黄河下游地区的“水少沙多”现状与上游水库以发电为主的运行模式、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有关,此外,解决这个问题还应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答案:1.D 2.A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解析:溪洛渡水电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是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
答案:C
4. 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三峡工程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时,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解析:溪洛渡水电站建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可以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答案:A
读右图,完成5~6题。
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沙化土地
6.引起黄淮海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B.河流水位的涨落
C.土地结构的季节变化 D.不合理的灌排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得出结论,结合水盐运动规律,分
析其成因。
答案:5.A 6.A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读图,回答7~8题。
7.该治理开发模式为( )
A.鱼塘—台田模式 B.立体农业模式
C.基塘生产模式 D.小流域综合
8.该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
解析:图中关键信息有:筑坝蓄水、缓坡修筑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结合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固沟(打坝建库)、护坡,可判断答案。
答案:7.D 8.A
右图中有一条大致东西向延伸的河流。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河( )
A.有较长的结冰期
B.在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C.流域内多涝洼地
D.流域内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解析:根据图可判断该河是淮河。淮河是冬季0℃等温线分界线,淮河干流并无明显的结冰现象;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淮河流域内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淮河流域地势低平,流域内多涝洼地。
答案:C
10.治理该河流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在上游修建水库
C.在下游以蓄洪为主 D.在中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解析: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措施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开挖河道。
答案:B
11.读下面土地利用结构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耕 地
林 地
草 地
宜农荒地
其他
黄淮海平原
56.14%
12.51%
8.02%
3.18%
20.09%
黑龙江垦区
37.37%
14.41%
6.25%
30.67%
11.32%
(1)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本区中、低产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
(2)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黑龙江垦区素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对此地区的开垦已经停止,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农业低产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第(2)题为识记题。第(3)题,主要考查沼泽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1)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 旱涝、风沙、盐碱
(2)商品谷物农业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3)这里的荒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读图1,黄河中游已建成的大坝中,水库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其淹没水面不断扩大,而库容却相对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国界南北河流上大坝数量悬殊,其中水坝较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其水坝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界以北水坝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地质环境特殊,其中将过量泥沙带入水库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以及美国水坝建设情况的了解;黄河中游指河口至旧孟津段,此段主要水坝就是三门峡,修建后由于泥沙淤积使其库容减少。美国由于经济发达对水力资源利用很充分,同时位于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而加拿大位于河流上游水量较小,故开发较少。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地区,根据题意回答。
答案:(1)三门峡 泥沙淤积使三门峡水库库容减少,淹没上游地区面积增大
(2)美国 经济发达,对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充分;落差大,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充足 位于河流上游,汇水区域小,河流流量小
(3)发生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