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我国某地区铁路干线分布图”读图并完成1~3题。
1.该地区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地质灾害频发 ③冻土发育广
泛 ④地形崎岖不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该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灾害频发和地形崎岖不平。
答案:B
2.a铁路线建成通车后,为该地区开辟了一条新的旅游热线,沿途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是( )
①雄伟壮阔的高山峡谷 ②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③奇异秀丽的峰林溶洞 ④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a为南昆线,途经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也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答案:D
3.对该地区而言,铁路建设的重要经济意义是( )
①密切与沿海地区的联系,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②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基地的建设 ③发挥区位优势,形成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促进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快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基地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西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路建设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建设一系列的工业基地。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西南区兼具“沿海”“沿江”“沿边”,以及距东南亚、南亚诸国位置近便的区位优势。
答案:D
西南地区地形差异大,山高路险。据此完成4~5题。
4.川藏公路多弯道,易封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或山高谷深 B.雪山连绵,冻土广布
C.崇山峻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 D.喀斯特地形区,峰丛林立,崎岖不平
5.成昆铁路穿越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长江谷地、云贵高原 B.大巴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澜沧江谷地、金沙江谷地、岷江谷地 D.四川盆地、雪峰山、云贵高原
解析:川藏公路穿越横断山区,进入青藏高原。第4题,D项是云贵高原的特点。第5题,成昆铁路不经过大巴山地、澜沧江谷地、雪峰山。
答案:4.D 5.A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我国能源消费
结构以煤炭为主。
答案:B
7.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解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当地依靠地表植被作为生活燃料,西气东输工程可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答案:D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 674千米。读图完成8~11题。
8.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
素的是( )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解析:川气东送为沿线地区提供清洁而丰富的能源,因此管线走向主要考虑城市的分布。
答案:C
9.川气东送干线通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
A.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示路线经过地区,即可判断地形区。
答案:C
10.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
解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等远远少于煤炭的燃烧,因此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
答案:B
11.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上海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开辟新的能源输入路线,以保证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完善管线网。
答案:D
12.读“西部大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大标志性工程中,沿线经过气候类型最多的是
哪个?都经过了哪些气候类型区?
(2)简述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作用。
(3)扼要说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大工程对长江三
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图中三大标志性工程是西气东送和青藏铁路,其中西气东输的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比较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区最多。第(2)题,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要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方面进行。第(3)题,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都是清洁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等。
答案:(1)西气东输。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有利于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西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完善我国交通网;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等。
(3)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状况,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马术比赛全部在香港进行。
材料二 北京奥运会部分协办城市示意图。
材料三 南水北调是解决苏、鲁、冀、津、京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的重要工程。山东省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湖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通后,南四湖蓄水位将抬高34.20米。
(1)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①②④除了具有较高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完善
相关设施之外,还具备的共同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城市③比城市⑤更适合举办奥运帆船比赛
的原因。
(3)为解决北京等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回答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沟通的主要水系(按自南向北顺序)。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水位变化可能对南四湖及其周围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5)为了保证调水的质量,南四湖周围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①②④三个城市距离北京比较近,交通便利。第(2)题,主要从帆船比赛海域的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题目要求是“按自南向北的顺序”。第(4)题,分析影响时,注意从利弊两个角度展开。第(5)题,为保证水质,湖区周围要退耕还湖,保护湿地,控制养殖规模和排污量。
答案:(1)交通便捷,便于和北京联系
(2)城市③为青岛,城市⑤为上海;青岛紧邻胶州湾,水面宽阔,可以同时停靠多艘帆船和其他工作船只;天然良港,港湾最低潮能保持4.5米的水深,风缓浪稳,既不会因过大的风引发险情,也不会因风力过小而不足以鼓起风帆驱动帆船前进;帆船运动本身是一项环保型运动,而青岛海域水质及空气质量都较高,固体漂浮物、渔网、渔排等障碍很少。(或从上海角度分析也可,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也可)
(3)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4)不利:淹没农田;沿岸耕地涝渍灾害严重;沿岸土壤盐碱化;影响某些水生植物生长;迁移居民。有利:改善航运条件;水域环境质量将大大改善;促进旅游业发展。
(5)退耕还湖,保护湿地;控制养殖规模;控制排污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