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 (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5~6题。 2. 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 亚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D 3.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的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图2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4.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答案】D 【解析】根据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且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3.I区太阳辐射总量比IV区高,主要是因为I区 A.夏季大气逆辐强 B.年平均气温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D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由图中经纬度可知I区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一带,海拔高且多晴天. IV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一带,海拔低且多云雨天气。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影响太阳辐的因素。 4.(2009年高考海南卷,22)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10分)  【答案】如图。(2分)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2分)。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2分)。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2分)。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2分)。  (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理)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5. 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和色球层。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太阳风是出现在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极 光和磁暴现象与太阳风有关。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进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与太阳活动则无关。 6.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B 【解析】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有液态水的存在、适宜的温度及适合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7.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四川卷(新课程))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7-9题。  8.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 R < 3000??????? B.3400 < R < 3500 C.3900 < R < 4000??????? D.4400 < R < 4500 【答案】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我国土壤分布地区的了解。一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减去另一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小值可以得出最大差值,选项中与此最为接近是数值就是正确选项。 9.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答案】C 【解析】①、②两地的纬度相差不大,年辐射总量不同是因为所处地形的差异。 10.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黄壤????? B.紫色土????? C.棕壤????? D.水稻土 【答案】A 【解析】图示地区主要在华北、黄土高原一带,土壤类型属于黄壤。 1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B.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C.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D.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但也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散失能量,综合而言,多年的平均收支应该基本平衡,任何地带,既不会越来越热,也不会越来越冷。虽然低纬地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地区相反,但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促使了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交换,所以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温室效应是全球问题,并不只影响高纬。 1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69-72)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字母)地。 ⑶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 ⑵E??? G??? G ⑶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⑷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13.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D.丁处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及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组成知识分析可知:甲为光球层,乙为色球层,丁为日冕层,丙为日珥。太阳带电粒子流应由日冕层射出,故正确选项为 D。 14.北京时间10月29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A.29日1时13分?????????????????????????????? B.30日3时13分 C.29日3时13分?????????????????????????????? D.30日1时13分 【答案】A 【解析】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0月 29日 14时 13分时,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应比东八区晚 13小时,即应为 10月 29日 1时 13分。故正确选项为 A。 15.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B 【解析】10月底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处于北半球高纬度的国家可见极光。由各选项中国家所处纬度判断,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纬度较低,加拿大、挪威地处中高纬度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故正确选项为 B。 16.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答案】C 【解析】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其主要作用是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以保护地面生物。故正确选项为 C。 17.(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双项选择题)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答案】BC 【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4)地球上地震、水旱灾害等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1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19.(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应明确为太阳的能量来源为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选项 A 正确。 20.(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今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题)………………(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答案】BD 【解析】太阳活动在不同大气结构中的表现不同:光球层主要表现为黑子,色球层中为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中有太阳风。太阳活动平均周期为 11年。太阳活动强烈时,耀斑爆发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通讯,而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选项 BD 正确。 21.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 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B.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C.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D.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 【答案】B 【解析】不同气候类型气候区光照资源不同,结合各区气候类型特征分析。光照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及青藏高原区,刚果盆地、亚马逊平原、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属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光照较少。亚欧大陆中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云量少,光照充足,故 C 选项正确。 22.(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能量不来源于太阳能的是 A.煤炭???????? B.水能????????C.地热能????? ??????????D.沼气? 【答案】C 【解析】 2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 (???? )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太阳能量释放的理解能力。太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而产生并以太阳辐射的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太阳能量释放的主体。其次,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部分能量以带电粒子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之中。 24.(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图4-1中,反映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是 (???? )  【答案】B 【解析】 25.(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解答:  (1)图中省级行政中心 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 。 (2)在直辖市中, 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在 千卡/厘米2以下,其辐射量低的原因是 。 (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 ,原因是 。 【答案】 (1)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 (2)重庆??????100???????地处是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 (3)大(多、高)????????西侧为背风坡,晴天较东侧多 【解析】 26.(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卷)全球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 A.青藏高原中部????????? B.刚果盆地中部 C.撒哈拉沙漠中部??????? D.亚马孙平原中部 【答案】C 【解析】 27.(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王耳 C.黑子和日王耳???? D.耀斑和黑子  28.(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 A.太阳高度????????? B.地理纬度 C.大气厚度????????? D.大气透明度 【答案】AD 【解析】 29.(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 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直接(??? ) A.干扰中波通讯 B.扰动地球磁场 C.产生极光 D.扰乱电离层 【答案】D 【解析】 30.(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在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 B.日珥和太阳风 C.日珥和耀斑???? D.极光????????????????????????????? [??? ] 答案:A???? 31.(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有关太阳外部结构的叙述: A.色球层中,有时会向外猛烈地喷出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公里的红色火焰,这叫日冕。 B.日冕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速度很高,不断地飞逸到行星际空间,这叫“太阳风”。 C.色球层的某些区域,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这叫日珥。 D.色球层外面包围着一层很薄的、完全电离的气体层,叫耀斑。 答案: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