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望县期末)根据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3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解析: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过境时有降水现象,可判定此天气系统为冷锋。形成的降水是冷气团突然南下,暖气团被迫抬升而形成的。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冷锋南下形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
答案:1.C 2.D 3.B
4.正确表示影响我国的台风的图是( )
解析:选D。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2012·胶州模块检测)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5~6题。
5.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6.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5题,气旋为气流辐合系统,反气旋为气流辐散系统,结合风向以及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原理较易判定该天气系统为气旋,故A项对。第6题,由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可大体判定该系统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台风,台风中心移动路径有西移、西北、转向三种路径,可知C项正确。
答案:5.A 6.C
7.(2012·海安期末)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和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天气系统②是________,中心气流________(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________。
(3)图上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天气系统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__。
解析:北半球气流由高压向低压流动的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故B正确。①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多晴朗干燥的天气;②天气系统是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在其控制下多阴雨的天气。A、B两处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速大。甲乙两图中,甲锋面陡,锋前锋后都有降水,是冷锋;乙锋面缓,降水集中在锋前,是暖锋。
答案:(1)B
(2)气旋(或低压) 上升 阴雨
(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甲
一、选择题
(原创题)2011年第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于10月4日中午在海南万宁到三亚一带沿海登陆并经过海南南部近海继续西行。受其影响,4日白天到夜间,海南及雷州半岛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使该强热带风暴向偏西方向运行的主要动力是( )
A.亚欧大陆东部的南下寒潮
B.东北信风的影响
C.赤道低压的吸引
D.南亚季风的影响
2.能正确表示M地10月4日至5日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
解析:第1题,该强热带风暴发生在北半球副热带海域,受低纬度东北信风的影响,使该强热带风暴向偏西方向运行。第2题,强热带风暴为发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的气旋,中心气压低,故M地10月4日至5日气压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1.B 2.C
(2012·青岛摸底)右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 )
A.受冷锋影响
B.受暖锋影响
C.受气旋影响
D.受反气旋影响
4.与甲地相比,丙地( )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
C.风速较大 D.云量较多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递变规律可知,甲、乙两地的气压值比周围低,为低气压控制,受气旋影响。第4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也越大。图中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故丙地风速比甲地大。
答案:3.C 4.C
(创新题)右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时刻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气压值a>b>c。读图完成5~6题。
5.此时该地近地面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6.据图判断,Q点高空吹(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该地高空为高压系统,则近地面为低压系统,N地位于近地面低压槽附近形成的暖锋锋前,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6题,Q点附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东南,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此可判断出Q点高空吹东北风。
答案:5.B 6.C
读某地2011年8月12日前后大气温度(甲图)和气压变化曲线(乙图),回答7~8题。
7.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影响2011年8月12日前后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北半球 快行冷锋 B.南半球 快行冷锋
C.北半球 准静止锋 D.南半球 准静止锋
8.受上题中所选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地2011年8月12日前后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大风、降温、暴雪 B.连续性阴雨
C.连续性冰雪 D.狂风暴雨
解析:第7题,图中气温符合冬季的特点,而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故所示区域为南半球。另外,区域的气温、气压呈现“反复性”变化,因而不符合快行冷锋的特点。第8题,由于气温仍在0 ℃以上,故而形成冰雪天气的可能性很小,且根据上题“准静止锋”的特点,该地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的可能性比较大。
答案:7.D 8.B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为晴朗天气的是( )
A.丙、丁 B.甲、乙
C.甲、丙 D.乙、丁
10.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所经地区会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甲线附近 B.乙线附近
C.丙线附近 D.丁线附近
解析:据图,甲、乙所在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反气旋,不可能出现锋面,丙、丁所在的天气系统是低气压、气旋,丙来自西北方为冷锋,丁来自东南属暖锋,锋面处都会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区往往形成晴朗天气。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这是冷锋活动,图中只有丙处有可能形成冷锋。
答案:9.B 10.C
某气象站测得本站某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如右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气象站测得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准静止锋
C.气旋(低压) D.反气旋(高压)
12.这一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变弱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的变化,应为低压(气旋)系统。第12题,低压系统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
答案:11.C 12.C
13.(2012·莆田高一检测)右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解析:选C。由图中气压变化曲线可知,①代表暖锋过境,常出现连续性降水;②代表反气旋系统过境,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下沉为主;③代表冷锋过境,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④代表气旋过境,会带来阴雨天气。
二、综合题
14.右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反映的是近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系统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3)甲地目前在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分布在A、B、C、D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中。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高压、低压和气旋、反气旋的区别(前者指气压分布而言,后者指气流状况而言),得出图示为低压和气旋。根据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风向向右偏,与等压线斜交得到在北半球、近地面的结论。根据锋面的定义和空气的运动方向确定甲为暖气团,不久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由于冷锋和暖锋的降水,都是因为暖湿空气被抬升,暖气团爬到冷气团之上,因此,降水主要在冷气团范围内(冷锋的降水在锋后,暖锋的降水在锋前),得到雨区主要在A、D的结论。
答案:(1)北 近地面 风向向右偏,与等压线斜交
(2)低 气旋 (3)暖 冷锋 (4)A D
15.(2012·安徽泗县高一质检)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12月24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入冬以来第一个寒潮预报。25日凌晨,整个江苏的气温都在下降,其中,南京早晨9点下降至5.9 ℃,比24日9点下降了3.2 ℃。
(1)造成此次气温下降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________(A、B、C、D)图。秋季我国北方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与图中________(A、B、C、D)天气系统有关。
(2)受此次冷空气影响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主要风向为________;若未来几天我省大部分地区仍在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之下,则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气压较高。
(3)江苏省冬夏季主导风向显著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低压,B为高压,C为冷锋,D为暖锋。我国北方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高压)控制的。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若未来几天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仍在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之下,则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气压较高。江苏省冬夏季主导风向显著变化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答案:(1)C B (2)西北风(偏北风) 气温较低 天气晴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