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11年第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中心 10月3日05时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大约71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受其影响,中国(福州)首届游艇展水上项目暂定取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尼格”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  2.读下图,台风“尼格”的移动路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影响我国的台风发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南海中北部洋面,根据其经纬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中国(福州)首届游艇展水上项目暂定取消”是题眼,根据“尼格”影响省区,可判断其路径为向西北移动的路径。 答案:1.A 2.A (2012·泉州五中高二月考)据材料完成3~5题。 材料1:某同学整理了石家庄2012年1月2~6日气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期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气 温 (℃) 最高气温 -2 -6 -6 -9 -6   最低气温 -7 -8 -9 -14 -16   平均气温 -4 -7 -8 -12 -12  材料2:中国天气网2012年1月11日讯 近日,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度中断。 3.形成石家庄气温变化和新疆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  )  4.这种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A.干旱 B.雪灾 C.台风 D.洪涝 5.下列哪一地区受这种天气系统影响最小(  ) A.山东半岛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解析:第3题,寒潮是冷锋天气,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故B图正确。第4题,冷锋易带来雨雪冰冻灾害;干旱往往受高压影响;台风受低压影响,易产生暴雨洪涝。第5题,从寒潮入侵路径分析,山东半岛、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易受寒潮影响,而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受寒潮影响小。 答案:3.B 4.B 5.D 6.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 解析:选C。干旱、暴雨、寒潮、台风都属于气象灾害,泥石流是地质灾害。 (2012·利川一中高二质检)“穷窝子,水袋子,栽架子屋,绑架子床,水一来就去逃荒。”荆江流域的老人们,多半记得这一则民谚。结合“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解析:第7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第8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7.A 8.B 9.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据此,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解析:选A。根据导致甲气象灾害的四个成因体现春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故为春旱。丙的成因之一为接近沙源地,因而为沙尘暴。乙受冬季风影响,且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故为寒潮。     (2012·嘉兴高二联考)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0~11题。  10.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11.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类自然灾害以华北、华南最为严重,西南地区次之,故可判断该灾害为干旱。第11题,甲处为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多发于3~5月;乙处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伏旱为主,发生在夏季(7、8月份)。 答案:10.A 11.B 12.下列关于旱灾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十年九旱”——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解析:选B。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干旱类型,其中东北地区具有“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夏旱描述,华北地区则多用“春雨贵如油”来描述春旱,长江中下游以伏旱著称,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形容,在整个半干旱区有“十年九旱”的说法。 13.2012年4月29日,兰州中心气象台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29日10时,于28日傍晚开始的沙尘天气过程中,甘肃省已有6个观测站出现强沙尘暴。我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快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析:选B。我国北方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燥,再加上地面植被被大量破坏,裸地面积大,导致北方一些大城市春季频发沙尘天气。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12年1月1日起,贵州、湖南等地出现大范围冻雨。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湖南、贵州、江西冰冻、雨雪天气3日仍在持续。截至1月4日17时,寒潮冰雪灾害共造成江西、湖南、重庆、四川、贵州5省市383.3万人受灾。 材料2:2011年5月27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消息,2011年第2号超强台风“桑达”27日14时位于北纬19.2°、东经123.4°,夜间影响到中国东海海域。 材料3: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个省区)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 (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例中寒潮出现次数,可以列出三个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区;受东西向高大山脉的阻挡,寒潮很难深入西部地区,故西部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带来的丰沛降水能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 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15.(2012·广州市高二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2月8日早间发布华北地区严重冬旱影响小麦产量的一份特别警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应声上涨,达到29个月来的新高。警告说,2011年10月以来华北平原降水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主要受影响省份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和山西。官方估计,这些省份中的516万公顷小麦将会受到影响,而总种植面积为1400万公顷。 (1)2012年春节前后,我国出现“南冻北旱”的灾情,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请分析华北、黄淮旱情特别严重的人为原因。 (3)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发生?(答3点即可) (4)有专家说,虽然北方长时间没有有效降水,但对于冬小麦的产量而言“旱情尚未达到旱灾级别”。请你替他说出理由。 解析:第(1)题,可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水汽来源、冷空气源地及移动方向两个角度归纳。第(2)题,可从水利设施、资源保护意识等角度归纳。第(3)题,可分别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去分析总结。第(4)题,可从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分析。 答案:(1)北旱: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偏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北方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输送至北方的水汽异常偏少,降水明显偏少,形成干旱。 南冻:输送至南方的水汽源源不断,多低温雨雪天气。 (2)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3)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4)此时,冬小麦处于越冬期,只要春季麦苗返青期有较大降水或灌溉及时,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