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书 P7]
1.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形成与( )
A.黄山的花岗岩地貌有关
B.黄山的亚热带气候有关
C.外力的侵蚀、风化作用有关
D.黄山的地理环境有关
解析:选D。“黄山四绝”的形成与当地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质等地理条件有关。
2.黄山有“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风景特点,其根本原因是( )
A.前山的岩体中的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
B.前山和后山的风化差异
C.前山和后山的地质构造不同
D.前山和后山的岩性不同
解析:选A。黄山的节理极为发育,前山岩体中的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山势雄伟挺拔;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纵横交错,山势略低,山峰较少,故有“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风景特点。
庐山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具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下图为庐山三叠泉瀑布,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瀑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瀑布位于我国的湖南省
B.该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C.该瀑布所在的山是断块山
D.该瀑布所在的山是我国的五岳名山之一
4.下列关于庐山景区的欣赏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庐山瀑布宜登高俯视
B.体验庐山云海应登高远眺
C.体验庐山的雄伟宜登高俯视
D.庐山中的建筑不值得游览
解析:第3题,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而不是庐山瀑布;庐山是古老的花岗岩断块山;我国的五岳名山中没有庐山。第4题,观瀑布宜仰视,观云海应登高远眺;而要体验庐山的雄伟,则应从其山下远望;庐山有悠久的历史,山中有众多历史建筑,体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是庐山旅游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答案:3.C 4.B
5.下列关于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城穿越了我国的三级阶梯 ②长城穿越了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③长城西起甘肃东到河北 ④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⑤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选C。长城东起河北省山海关,西至甘肃省嘉峪关,穿越了第二、三两级阶梯,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类干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6.(2011年山东莒南一中高二检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________工程,它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
(2)按旅游资源分类,万里长城属________景观,从旅游资源价值方面分析,长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去这里游览,如何选择最佳的观赏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城的功能、价值以及观赏角度。
答案:(1)军事防御 山海关 嘉峪关
(2)人文 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3)在适当距离总览全貌方能体会其雄伟。
一、选择题
右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解析:选C。该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石灰岩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被侵蚀。
2.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解析:选D。该题考查景观的分类,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江南园林中的太湖石是人为修建的,因此属于人文景观。
3.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泰山、庐山、黄山
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黄山、黄龙、长城
解析:选C。考查我国列入世界遗产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情况。到2004年底,我国已经有30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文化景观1处。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分别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4~7题。
4.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池
D.溶洞 、地下河、峰丛
7.下列我国著名溶洞与所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
A.芦笛岩——贵州铜仁
B.七星岩——广西桂林
C.冠岩——广东鼎湖山
D.织金洞——云南织金县
解析:第4题,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地貌两部分,地下“神宫”显然是地下部分。第5题,喀斯特淀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溶洞内部,形成石笋、石柱等地貌。第6题,景观④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就是第5题中所说的。第7题,芦笛岩位于广西桂林西北的光明山,冠岩位于广西桂林南约15千米处,织金洞位于贵州。
答案:4.A 5.D 6.B 7.B
结合下列四幅图片,回答8~9题。
8.上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关于图中民居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
B.乙反映出当地温凉湿润的地理环境特点
C.丙需要依山傍水建造,房屋多为坐北朝南
D.丁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了建筑的美学价值
9.“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是对图丁的正确描述,其特殊建筑景观的形成,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黄土的直立性 B.当地气候
C.当地地形 D.当地风俗习惯
解析:民居建筑往往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体现,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乙为福建土楼,丙为傣家竹楼;丁民居多见于黄土高原,充分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的特点,可以说是就地取材的结果,同时冬暖夏凉,适合人类居住;甲民居为我国北方的四合院,既适应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的气候,又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
答案:8.A 9.A
10.神话传说给风景区增添了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下图中的题刻就是根据“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而来的,该题刻最有可能位于( )
A.泰山 B.峨眉山
C.武当山 D.华山
解析:选D。传说中沉香的母亲被压在华山下。
二、综合题
11.读“中国部分旅游名山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名山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江西的庐山、浙江的普陀山
B.吉林的长白山、山西的五台山
C.安徽的黄山、陕西的华山
D.浙江的雁荡山、吉林的长白山
(3)分别用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归纳下列名山最突出的特色;泰山:“____________”;峨眉山:“____________”;华山:“__________”。
(4)请结合我国名山的分类和相应特点,以及人们普遍地对名山的态度为下面对联对上下联。
上联:九寨归来不看水;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在________季观赏,越往南,观赏的季节越________,至华南则________。
(6)写出下列名山所在的省区:
青城山________,衡山________,恒山________,普陀山________,雁荡山________。
答案:(1)峨眉山 五台山 九华山 普陀山
(2)B
(3)雄 秀 险
(4)五岳归来不看山
(5)夏 长 四季皆宜
(6)四川 湖南 山西 浙江 浙江
12.“根据某游客的旅游日记片段和我国几座名山资料回答问题。
旅游日记中写到:“……在山脚时,发现树林四季常青;在山腰,见到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的洗象池;登上山顶,很遗憾由于天阴不能见到‘金顶祥光’,还有游客出现高山适应不全症(俗称高山反应)……”
名称
海拔(米)
纬度(N)
普陀山
292
29.9°
五台山
3058
38.8°
峨眉山
3098
29.5°
九华山
1342
30.5°
(1)根据日记判断此山为________省的________山。
(2)假如该山山麓的气温为22℃,那么山顶的气温约为________,因此该山气候的________差异显著,该山自然带的基带是________。
(3)高山病是由于气压________,缺________引起的疾病。
(4)游览下山后,想前往“春城”参观,若乘火车,应该选择的铁路线是________。
解析:根据旅游中见到的景色及出现的高山反应,可判断出该山应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
答案:(1)四川 峨眉
(2)3.4℃ 垂直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低 氧
(4)成昆线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敦煌莫高窟是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写经、文书、帛画等文物,是驰名中外的一颗艺术明珠。
材料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千米的云冈村,是北魏时代的杰作,驰名中外。石窟依武周山南麓开凿,东西长达1000米,大小石窟53个,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之一。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反映了________文化艺术。
(2)北京一游客欲乘火车先后观赏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选择最佳路线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石窟的相关知识。第(1)题,从分类上来看,石窟属于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2)题,联系中国的交通线,两个景点在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上。
答案:(1)文化景观 佛教
(2)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