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读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B.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西、北向中部缓斜 C.河流注入大西洋 D.干流易出现凌汛现象 2.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 B.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 C.西岸支流流量大,东岸支流流量小 D.中、下游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滥成灾 解析:密西西比河由高纬流向低纬不会出现凌汛;其东岸降水多,流量大,西岸降水少,流量小。 答案:1.D 2.C 读乌江流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乌江流域(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选D。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乌江从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本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荔波旅游景点不属于乌江流域,属于西江流域。 4.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乌江流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会破坏景区环境。    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82.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5~6题。  5.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石油 ④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塔里木河下游水量较小,且河流落差小,因而水能资源不丰富。 6.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  ) ①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 ③工农业用水量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 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主要与下游水量小、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加和流域内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有关。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解析:选C。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A地的地势低洼,因而在河流综合治理中可以分洪与蓄洪,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流地区的影响。 8.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解析:选B。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且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坝,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 读下图,完成9~11题。  9.图示河流流域所属的河流是(  ) A.黄河 B.松花江 C.淮河 D.辽河 答案:D 10.下列关于该河以及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流域内轻工业比重较大,污染物排放总量高 C.河流污染最重的时期为枯水期,最严重的区段为城市段 D.养殖污染等非工业污染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答案:C 11.在历史上,该河曾多次发生严重水灾。下列对该河整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上游各大支流上修建水库 B.在中上游地区进行植树造林 C.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管理 D.在下游继续加宽和加高堤防 答案:D    (2012·杭州模拟)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经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结合下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金属冶炼业 C.发展航运业 D.发展水力发电 解析:选C。红水河沿岸地形崎岖,落差较大,不适合发展航运业。 13.近年来红水河流域人口向下游流动,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下游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 B.下游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劳动力 C.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导致大量人口外流 D.上游污染严重,人口不得不迁移 解析:选B。红水河下游地区自然资源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劳动力。A、C、D三项不符合实际。 二、综合题 14.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__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 解析: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田纳西河流域与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中均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洪灾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丰富)、地形(上游落差大,来水快;下游地势平坦,水流不畅)。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后者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答案:(1)因地制宜 保护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季节分配均匀 乙 15.(2012·苍南县银库、灵溪高三联考)2011年7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详细介绍了西藏地区的“一江两河”工程,“一江”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两河”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一江两河”工程示意图。  材料2:“一江两河”地区平均气温在8.2~24℃,年降水量在270~550 mm,适合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材料3:“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以流域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水利建设为龙头,以农牧业开发为主体,配套建设必不可少的能源、交通项目,以增产粮油肉为中心,农林牧副全面发展。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2,简述“一江两河”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有哪些? 答案:(1)径流量大;含沙量低;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 (2)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夏季短暂,冬季漫长;年降水量适中。 (3)自然地理条件:位于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河谷地带,热量条件好,气候温和,有利于区域内农业的发展;水能资源丰富。人文地理条件:区域内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较好;国家政策的支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