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旅游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用水量较少,对水资源影响比较小
B.旅游活动无废水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C.旅游业大量用水与废水排放不会对当地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
D.水资源不足和水体污染是发展旅游业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解析:选D。旅游开发活动对当地水资源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大规模推进,用水量与污水排放量均大量增加,进而造成水资源不足和水体污染问题,这是发展旅游业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2.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道路
解析:选A。游人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汗水等作用,会使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游人中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直接破坏了文物古迹,使其失去原有的风采,这也是景区面临的重要难题,故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共同加以制止。
3.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供游览的风景和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如布达拉宫、长江三峡等,如下图。与图中两处旅游名胜有关的资源评价,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B.青藏铁路的通车为布达拉宫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客源市场扩大
C.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出现了“高峡出平湖”,三峡段一日千里的景象已不存在,故游览价值不高
D.长江三峡目前客源仅限于湖北、湖南两省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评价。就旅游价值看,布达拉宫侧重社会文化价值,长江三峡侧重生态环境价值,A项错误。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进藏条件大大改善,扩大了客源市场,B项正确。三峡大坝的建设又形成了新的旅游资源,其价值增大,客源市场扩大,故C、D两项错误。
4.(2011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月考)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你对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第(1)题,旅游资源即能满足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从图例中可得出答案。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应从五方面进行评价,即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经济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量。
答案:(1)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大型园林等。
(2)该地旅游景点较集中,均具有很高的质量,且景点各有特色,地域组合状况好,因此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本地位于华北平原,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并有铁路、公路相通,交通便利,靠近大型居民区,接待能力较强,环境承载量大,所以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一、选择题
1.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发展交通运输造成的
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扔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解析:选C。旅游区内固体垃圾主要来自游人的乱扔乱抛。这不但危害景区,而且也危害游人。
2.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解析:选C。许多地区提出的“绿色旅游”口号是针对目前旅游活动中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言的。在旅游活动中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游人乱扔垃圾等,造成了旅游景区的污染,因而有人提出“绿色旅游”。
(2011年河北石家庄高二联考)读图甲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图乙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回答3~4题。
3.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
B.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
C.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
D.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
解析:选C。从图中表示的增幅来看,宁夏客源增长最快;在各客源地中既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半径都不可能呈标准圆状递减。
4.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
B.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C.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
D.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呈正相关
解析:选C。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景点的知名度的影响;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市场距离大致呈正相关。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5~6题。
材料:旅游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西藏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这是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优势所在。
5.在现代旅游中,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
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
C.科学研究 D.调研采风
解析:选B。现代旅游尽管形式多样,内容多异,但是就其目的性来说,娱乐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
6.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①气候高寒缺氧 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 ③交通不便 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而寒冷、缺氧,同时交通建设难度大而使交通不便,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心理,也增加了市场距离,从而限制了西藏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7~8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解析:选C。距海南三亚700~1100 km范围内为广东。
8.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68% D.80%
解析:选D。图中的虚线显示客流量累计。
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9~10题。
9.这幅画说明( )
A.山区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旅游开发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答案:B
10.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制约黄山夏季游客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B.地区接待能力
C.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D.游览价值
答案:A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新疆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天山东部横亘中部,造成了哈密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三个旅游资源丰富带:南部绿洲民族风情旅游路线和大漠风光旅游路线;中部草原风光旅游路线和伊吾河谷风光。游人可以“一天之内游遍新疆的所有风光”。
材料2:每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境外游客在游完甘肃敦煌莫高窟后,乘坐敦煌至乌鲁木齐的火车直接到达吐鲁番旅游,在哈密停留旅游的人数很少。
(1)新疆哈密南部旅游路线的旅游资源所体现的旅游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新疆哈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中,较差的是( )
A.游览价值 B.市场距离
C.地区接待能力 D.环境承载量
(3)材料2主要说明哈密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4)该地为使旅游业得到发展,应做好哪些工作?
解析:本题以具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实例,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答案:(1)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2)B
(3)知名度低,非凡性差。
(4)①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突出整体特色,提升景点(区)内涵。②要建设好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③要注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是在进行景区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二是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防造成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的破坏。
12.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广东
19.03%
北京
6.72%
浙江
13.81%
江西
5.22%
上海
10.82%
湖南
4.10%
江苏
8.96%
福建
2.99%
山东
8.21%
其他
20.14%
(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解析:本题以黄山旅游资源为背景,主要考查旅游地客源地分布、旅游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及学生对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表中的客源地名称和所占的游客比例可看出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省区,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还有邻近的省区,如山东、江西、湖南等。黄山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势起伏大,旅游配套设施不足,旅游承载量小,而游客在黄山旅游区外的城镇住宿,因为周围的城镇到屯溪区的交通便捷,且到其他景区的距离较均衡,旅游配套设施较齐全等。
答案:(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
(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13.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下图1、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原定位
现定位
代表景点
三山两洞一条江
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游览形式
观光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宣传口号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1)桂林市属于我国________文化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解析:(1)桂林位于广西,分布于华南,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其传统文化与此有关。(2)两图中线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游客数量及其变化、经济效益提升、旅游景点的提升等几方面。(3)主要围绕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定位、评价,要注意新老定位所体现的价值差异。
答案:(1)华南妈祖 壮
(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