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通常GPS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A.经度、距离、海拔
B.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C.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D.经度、纬度、海拔
解析:选D。GPS通过经纬度和海拔三个数据来确定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
2.有关利用GPS救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GPS技术,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
②利用GPS技术可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反应效率
③特种车辆如遇突发事件可报警、定位以减少损失
④有了GPS的帮助,救援人员可在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对失踪人员实施有效的搜寻、救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利用GPS的定位、跟踪技术,可对遇险的船只、人员实施有效的救护及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等。
3.伦敦奥运会期间,伦敦启用了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请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RS技术 ②数字地球 ③GPS技术 ④GIS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运行中的车况,如车速及其所在位置等需要GPS技术进行监控;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掌握和调整其运行状况。
(2012·大连高二检测)2011年9月16日,四川省30个县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691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亿。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4~6题。
4.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5.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6.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实现对洪水淹没区的监测,而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装置为接收电磁波信号的传感器。由题目信息可知,市民通过发送GPS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在GIS中分析状况,并制定营救计划。
答案:4.C 5.A 6.D
(2012·宿迁高二检测)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的有关查询。但GIS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7~9题。
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9.如果将GIS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答案:7.A 8.A 9.D
10.读下图,洪水监测和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C
青岛市位于山东沿海地带,城市发展迅速。结合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反映出青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引进外资
C.引黄济青工程的胜利竣工
D.科技和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
12.某外商欲于青岛投资建设一大型购物中心,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需要对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及流动状况进行分析,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RS
C.GIS D.RS
解析:第11题,由图知,青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面积不断扩大上,因此科技和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第12题,GPS主要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比如野外考察),也可用于导航服务(如安装在飞机、汽车、轮船上);RS主要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农业方面的应用等;GIS可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者需要处理地理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比如可以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工作。
答案:11.D 12.C
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多媒体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读上海市多媒体产业布局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企业密度等级是对专题地图进行叠加分析而生成,所用的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虚拟现实(VR)
14.关于上海多媒体产业集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市场影响自发形成
②均围绕市、区政府驻地密集分布
③交通区位优越
④有良好的科学技术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3题,GIS技术就是对不同的事物以专业图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多图层的叠加。第14题,多媒体产业是属于高科技含量、高度创新内涵和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其分布要求有较高的科技条件和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
答案:13.C 14.B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张利文 孙自法) 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据此完成15~16题。
15.“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哪些工作( )
①路线选择 ②搜索营救 ③作物估产 ④精准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38°26′31.7″N
93°18′50.2″E
海拔2568 m
误差5.7 m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解析:第15题,线路选择属于GIS系统应用领域,作物估产属于遥感的应用领域。第16题,该地的地理坐标是(38°26′31.7″N,93°18′50.2″E)位于柴达木盆地。
答案:15.C 16.C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地图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电子地图作为一个新兴产品,已经备受人们的青睐。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你对地图的理解和对这两种地理图像的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地图,乙不属于地图
B.甲不属于地图,乙不属于地图
C.甲、乙均属于地图
D.甲、乙均不属于地图
18.若你是一位对南京陌生的济南游客,准备到南京游览长江大桥、中山陵和雨花台,下列对地图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当地上网查询南京电子地图,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到南京购买南京市旅游地图,使用南京旅游地图进行旅游活动
B.在当地上网查询Google Earth,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到南京购买南京市旅游地图,使用南京旅游地图进行旅游活动
C.到南京上网查询Google Earth,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
D.在南京购买南京地图,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确定旅游线路
解析:第17题,根据地图的定义理解即可(乙图为景观的照片)。第18题,旅游活动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C、D项很好排除。Google Earth虽然提供了图片,但图像并不是很清晰且线路难以确定。
答案:17.A 18.A
导航型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向为0°,正东方向为90°)、导向、设定路标、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间)。据此回答19~20题。
19.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早期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21∶50,方向225°,则杭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和游客前进方向是( )
A.13∶50、西北 B.13∶50、东南
C.05∶50、西南 D.06∶50、西南
20.此日最可能接近( )
A.3月10日 B.6月20日
C.9月10日 D.12月20日
解析:第19题,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日出时北京时间早八小时,应为新的一天05∶50;方向是与正北方向顺时针的夹角,225°是西南方向。第20题,此时杭州当地地方时05∶50(接近120°E经线)日出,故该地昼长夜短,且接近昼夜平分,只有选择9月10日。
答案:19.C 20.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1:2010年11月5日2时37分7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
材料2:“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安装有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红外分光计、微波成像仪等10余种有效载荷,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探测,获取地表、海洋及空间环境等参数。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新一代世界极轨气象卫星网。两颗姊妹星的组网运行,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在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规律和减灾防灾等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航空、航海等部门提供全球气象信息。
(1)风云三号卫星的星体属于遥感技术系统的( )
A.遥感平台 B.传感器
C.信息传输装置 D.图像处理设备
(2)按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分类,风云三号卫星遥感属于________;按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分类,风云三号卫星主要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及多谱段遥感;按应用领域分属于________。
(3)如果利用风云三号卫星连续对北极地区极冰的覆盖范围的监测遥感图片对比,我们可以推测( )
A.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B.全球环境污染状况
C.全球的大气运动状况 D.全球洋流的运动状况
(4)当非洲大陆旱灾严重发生时,利用风云三号卫星图片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 )
A.旱灾发生的时间 B.旱灾发生的范围及程度
C.旱灾发生的原因 D.旱灾发生的趋势
解析: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一颗气象卫星,主要用于对全球的大气遥感;判断其所属的遥感分类时,可充分阅读材料,从材料叙述的风云三号卫星所搭载的仪器类型中进行判断;分析其应用特点时可结合教材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描述及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1)A (2)主动式遥感 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大气遥感 (3)A (4)B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Google Earth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
Google Earth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
(1)根据你的理解,Google Earth涉及到哪些关键性技术?
(2)试举例说明“数字地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解析:Google Earth是一种网络化的数字地球形式,它的建立需要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支撑。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主要是三大领域:可持续发展、政府决策、百姓生活。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快捷获取大容量信息和模拟实验,为我们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答案:(1)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
(2)网上旅游信息查询,远程教育等。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GIS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两者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
解析:GIS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为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线路,以及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遥感技术重在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重在信息的分析处理。
答案:(1)预报报警 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在灾害前兆与灾情监测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而地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其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方面有优势。
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进行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工作。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