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3题。  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 D.地表植被 2.该区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3.关于a河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从东向西由于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第2题,该区域地跨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冬春季节,由于风力较大,地面植被稀疏,加上西北地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土地出现荒漠化,沙尘暴频发。第3题,a位于黄河上游,该地 区灌溉农业发达,大量引黄河水灌溉。 答案:1.B 2.A 3.B (2010·广东高考)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4~5题。  4.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示的阅读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区。 答案:C 5.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示的阅读能力。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不匹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另一种是水资源短缺,但人口、耕地、经 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匹配较差的区域为北方区和西南区。 答案: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