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书 P11]  1.下列旅游资源的特征中,哪些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  ) ①多样性 ②地域性 ③观赏性和吸引性 ④不可移动性 ⑤重复使用性 ⑥可创造性 A.①②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B。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是针对人文旅游资源而言的,其他特点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 2.下列旅游资源能够体现可创造性的是(  ) A.南京中山陵 B.黄山“四绝” C.三峡风光 D.台湾日月潭 解析:选A。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的。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南京中山陵属于人文景观,能体现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3.下列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A.苏州园林 B.北海银滩 C.傣族泼水节 D.都江堰 解析: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从选项内容看,苏州园林、都江堰、傣族的泼水节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4.下列各组事物,全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B.天涯海角、乐山大佛、长江三峡 C.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掌握程度。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选项中看,B项中的乐山大佛,C项中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D项中的敦煌石窟、万里长城都不是自然景观。故正确答案为A项。 5.武陵源群峰是在厚达数百米的石英砂岩上发育的规模巨大的峰林。它属于旅游资源中的(  ) ①自然景观 ②地质地貌景观 ③山水景观 ④自然和文化景观 ⑤生物景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A。武陵源千峰万壑的景观,是长期流水侵蚀和风化的结果,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遗产,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景观。 6.下列景观主要属于自然景观的是(双选)(  ) A.青海湖及鸟岛 B.长江三峡 C.哈尔滨的冰雕 D.北京故宫 解析:选AB。就本质属性来说,A、B是自然景观,因为它们都是自然界存在的自然要素或是多种要素的组合。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冰本身是一种自然要素,而哈尔滨的冰雕则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产物,应属于人文景观。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境内的北盘江上,黄果树瀑布主要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关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了旅游资源特性中的__________。 (3)昆明因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成为著名“春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的一个重要旅游点是滇池,在旅游资源分类中,滇池属于自然景观中的__________景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地理知识的综合知识。同时还涉及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考查,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仔细分析,难度不大。黄果树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而广西的桂林山水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云南昆明地处高原,地势较高,夏季凉爽,冬季不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滇池是水域风光,昆明著名的景点。 答案:(1)流水侵蚀 壶口瀑布 长白山瀑布或庐山三叠泉瀑布 (2)这里有厚层的石灰岩分布,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长期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CaCO3+H2O+CO2===Ca(HCO3)2 非凡性 (3)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因地势较高,气温垂直递减,夏季不热;又因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不到,冬季温和 水域风光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有(  ) ①海市蜃楼 ②龙舟竞渡 ③雾凇 ④渔民出海捕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海市蜃楼是一种光折射现象,其发生的条件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季节与气候条件有关,可以吸引旅游者,被旅游业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属于旅游资源。山东蓬莱地区“海市蜃楼”最为著名,呈现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被誉为“蓬莱仙境”。龙舟竞渡是一种民俗活动,同样可以吸引旅游者,被旅游业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雾凇是一种罕见的气候气象景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观赏价值,被开发后可获得经济效益,属于旅游资源。吉林市是我国雾凇出现次数较多的城市,“江城树挂”誉满全国。出海捕鱼是渔民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属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不是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本质特性是(  ) A.多样性 B.可创造性 C.非凡性 D.永续性 解析:选C。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但并非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旅游资源,只有那些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的景观,才成为旅游资源。 3.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等方面 解析:选D。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表现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自然景观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等方面。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4~5题。  4.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5.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解析:第4题,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磁悬浮列车虽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条件二基本不符合;水稻种植对旅游者基本没有吸引力。第5题,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⑤属于遗址遗迹,⑥属于人文活动。 答案:4.C 5.C 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图,回答6~8题。  6.大同云冈石窟所属的旅游资源是(  ) A.自然景观 B.地质地貌景观 C.历史文化景观 D.宗教文化景观 7.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属于(  ) A.文化景观资源 B.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 C.地质地貌景观 D.山水组合景观 8.宗教文化景观的核心是(  ) A.建筑 B.山水 C.地貌 D.植被 解析:第6题,佛教石窟是宗教文化景观。第7题,死火山群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第8题,宗教文化景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筑是它的主体和核心。 答案:6.D 7.C 8.A 9.下图中的景观属于  A.生物景观 B.文化艺术景观 C.地质地貌景观 D.水域风光 解析:选C。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地质地貌景观。 10.下列旅游资源与上题图中旅游资源类型相同的是(  )  解析:选D。A、B、C三项均属于人文景观。 二、综合题 11.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看,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性。 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文 生物 遗址遗迹 水域风光 (3)多样性 非凡性 永续性 12.将下列景观分类填入表中,并回答问题。 A.桂林山水       B.傣族泼水节 C.长江三峡 D.武陵源群峰 E.大理三塔 F.北京大观园 G.山东泰山 H.无锡“天下第二泉” I.人民英雄纪念碑 J.天津科技宫 K.山西五台山 L.苏州园林 M.天津水上公园 N.青海湖鸟岛 O.安徽黄山 (1)填表: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自然和   文化景观   (2)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属性、________属性、________性等特点。 解析:第(1)题,按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凡是由人类创造的景观都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多是在景观区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而成,我国许多名山都属于这类旅游资源。可见B、E、F、I、J、L、M为文化景观,D为地质地貌景观,A、C、H为山水组合景观,N为生物景观,G、K、O为自然和文化景观。第(2)题,旅游资源的特性主要具有位置的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答案:(1)自然景观:A、C、D、H、N 文化景观:B、E、F、I、J、L、M 自然和文化景观:G、K、O (2)位置相对稳定 物质景象组合 美学 历史文化 非消耗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旅游景点有千姿百态的路南石林、烟波浩渺的滇池、风光绮丽的西双版纳等,还有闻名遐迩的世博园。 材料2:见图。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________地貌;滇池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世博园是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 (2)西双版纳属于________带(热量带),除材料中提及的旅游资源外,云南还有什么特色旅游吸引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2图反映的是________族的________节,它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情况。第(1)题,自然景观中地貌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喀斯特地貌在旅游景点中很多,滇池、世博园分别属于山水组合景观、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2)题,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属热带,旅游资源丰富,如民俗风情、动植物资源、高脚竹楼等。第(3)题,据图可判断其是傣族每年一度的泼水节。 答案:(1)喀斯特 山水组合 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热 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动植物资源等 (3)傣 泼水 文化景观(风土民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