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城市布局形态为(  ) A.简单集中式       B.复杂集中式 C.分散成组式 D.一城一区式 2.关于图中城市的布局形态,叙述正确的是(  ) A.主城区与工业区连片组合 B.一般污染较轻的轻工业靠近主城区 C.城市发展历史一般较短 D.城市规模一般较大 解析:图示主城区与工业区相互依托,城市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较为复杂,为复杂集中式城市布局。一般该类城市发展较早,规模较大。 答案:1.B 2.D 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城市文化的延续,是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保护好。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 ①文物古迹的特色 ②城市绿化空间的特色 ③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的特色 ④城市格局的特色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属于传统文化的古建筑,要在不改变原貌,尊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修缮、加固和修复 B.对典型的历史地段要采取保护修整外观、更新改进内部的原则,按原样进行修整 C.对影响重大或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进行考证和整理 D.将破旧不堪的历史古迹推倒,以免破坏城市的形象和风貌 解析: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物古迹的特色;②自然环境的特色;③城市格局的特色;④城市的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⑤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⑥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保护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时要尊重原貌,开发性保护,并使新建事物与原来的建筑风貌相匹配。 答案:3.C 4.D 5.下图是某城市平面图,该地常年盛行西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布局的形式属于________式,受________、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组。 (2)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上________,彼此联系________,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________。 解析:城市形态包括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其空间布局规律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因素有关。第(1)题,从城市的外部形态判断其分片的特征,说明为组团式,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2)题,各部分因为分片所以用地规模上分散,彼此联系也不太方便,工程建设投资自然要高一点。 答案:(1)组团 地形 (2)分散 不太方便 高  一、选择题    “读下列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示意图”,完成1~2题。  1.城市建成区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连续整体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最有可能出现摩天大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它们依次是简单集中式、一城一区式、复杂集中式、城镇组群式;就城市平面形态而言,①③城市建成区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连续整体,是集中式布局的特征。第2题,摩天大楼造价高,需要较大的经济承受能力,多出现在规模很大的城市。图④中中心城市的半径接近10千米,规模很大;其他三个模式图中没有提供城市规模大小的信息。 答案:1.C 2.D 下图是重庆市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是(  ) A.气候、河流 B.政治、经济 C.地形、河流 D.地质、矿产 4.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的叙述,属于“分散成组形态”的是(  ) A.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B.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C.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 D.城市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居民生活方便 解析:重庆位于由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受地形与河流的影响,市区被分成相对完整的几部分,使各片区之间的联系较为分散,但各片可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 答案:3.C 4.C 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为伦敦的发展又增添了活力。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完成5~6题。  5.一个城市的著名建筑物,往往是这个城市代表性的标志,下列属于伦敦标志性建筑的是(  ) A.大本钟 B.罗浮宫 C.泰晤士河 D.红场 6.伦敦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是(  ) A.一城一区城市形态 B.集中形态 C.分散成组城市形态 D.串珠状城市形态 解析:第5题,大本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第6题,由图示并结合集中形态的布局特点可判断城市的基本形态。 答案:5.A 6.B 下面是对不同城市的描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 ①就在那取之不尽的泥煤山脚下,矗立着一个灰暗的、巨大的、怪异的建筑群,那都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建筑,开着对称的窗户,覆盖着红色的屋顶。(蓓根《五亿法郎》) ②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宋朝汀州太守陈轩) ③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苟鹤《送人游吴》) ④在维也纳的老城中用不着坐车,只需要漫步在街头,流连于古典的建筑和街道之间。最显眼的莫过于史蒂芬大教堂,这是维也纳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新浪读书《欧洲见闻》) 7.文字①描述的城市景观与________相似(  ) A.纽约 B.伦敦老城区 C.威尼斯 D.巴黎老城区 8.在维也纳的老城中最显眼的是史蒂芬大教堂,主要原因是(  ) A.维也纳老城规模小,缺乏建设摩天大楼的经济实力 B.为了与城市的主体建筑风格相适应,限制摩天大楼的建设 C.史蒂芬大教堂高耸入云,规模宏大 D.居民不喜欢摩天大楼 9.文字②和③描述的城镇分布特点是(  ) A.位于人流、物流的枢纽部位 B.位于大型矿产资源分布区 C.位于边境口岸 D.旅游胜地 解析:第7、8题,文字①中的“巨大的、怪异的建筑群”是关键词,说明它描述的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四个城市中,伦敦、威尼斯和巴黎老城区历史悠久,为了不破坏城市的历史风貌,老城区都限制高楼的建设。第9题,根据文字描述的景观可以判断,这两个城市都属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 答案:7.A 8.B 9.D 下图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因素中,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 ①临渤海和黄海,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该图反映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  ) A.一城一区的城市布局形态 B.分散成组的城市布局形态 C.城镇组群的城市布局形态 D.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 解析:第10题,从图上看,各城市主要沿铁路线和沿海分布,交通便利;淄博等地矿产资源丰富。青岛位于半湿润气候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第11题,各城市以交通运输线路为轴构成串珠状的城市体系。 答案:10.C 11.D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选择了轴向扩展与多中心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上海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伸展轴选定有四条。第一条伸展轴以城区快捷交通线为依托,向闵行区方向发展,主要为生活居住区;第二条伸展轴以沪嘉高速公路为依托,向嘉定区方向发展,主要为“产、学、科、住”的新城镇;第三条伸展轴是往宝山方向,发展为冶金工业基地、港口装卸和货物中转储存基地;第四条伸展轴向浦东国际机场方向发展,建设大型的居住区。 上海还选定了四个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分中心:东北部的江湾五角场、浦东的花木镇、西南部的徐汇和西部的真如。这些分中心或者位于发展轴上,或者位于发展轴附近。分中心在分担现有城市中心职能的同时,也起到城市向外辐射枢纽和增长点的作用。  (1)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其主要措施是(  ) A.建立卫星城 B.开发新区 C.增加绿地面积 D.控制人口流动 解析:第(1)题,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为大城市群形态,可以控制城市规模,改善环境,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第(2)题,结合材料和图,可直接分析上海市沿四条伸展轴向四个方向发展,并在轴上或轴附近建立了四个城市发展的分中心。第(3)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控制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浦东新区的开发。 答案:(1)利于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 (2)轴向扩展与多中心发展相结合 (3)B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________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地形区。 (2)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城区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条件为A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中有两种地形,分别为平原和山区,它们之间的界线为200米等高线。第(2)题,居民点多靠近河流和铁路,是因为交通便利;居民多分布在平原,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第(3)题,A处在两条河流汇合处,并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第(4)题,此图表现出来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河流、铁路等。 答案:(1)200 平原 山区 (2)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 平原多,山区少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沿河流及交通沿线分布,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故居民点分布多 (3)两条河流汇合处,并有铁路经过 (4)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铁路经过,为城市商品交换、人口流动提供了方便;河流的运输功能也促进城市发育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