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树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树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2.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下图为我国某地段河流与地下潜水的等水位线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A.此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 B.河流的b岸受流水侵蚀,
C.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该河段最有可能处于下游河段
4.关于该河流所在的地区可能正确的是
A.太原 B.合肥 C.贵阳 D.乌鲁木齐
下图中甲、乙是相同比例尺的同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可判断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6.关于图中的河流所在河段说法正确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图中情形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C.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侧蚀和堆积为主
D.图示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7、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注:左为南坡,右为北坡)
8、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南极冰川????????? D.洋流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读科罗拉多某气象观测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回答13~14题。
科罗拉多某气象观测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9.大峡谷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沉积—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外力沉积—地壳抬升
D.外力沉积—流水侵蚀—地壳抬升
10.关于大峡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海拔高,夏季凉爽
B.冬季较为温和是因为纬度较低
C.受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D.受西侧的地形抬升,降水多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H)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F→H→G→E B.E→G→H→F→E C.G→E→F→H→G D.G→E→H→F→G
12.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Dn)的是
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4.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地表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读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读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8.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0.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23.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7~18题。
24.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5.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读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26~28题。
26.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7.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28.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是 (地形区)。简述其形成原因。(4分)
(2)黄河从A到B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4分)
(3)近年来,图中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简述产生该现象的地表环境特征。(4分)
‘
32.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2分)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2分)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4分)
33.(20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根据图中等年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 A 、 B 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图中 C 、 D 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6分)
(3) 图中 E 河及支流冲积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土地资源优势;现在为什么又要停止开发其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6 分)
答案:
1-5CDDBB 6-0CABAD 11-15BDAAA 16-20BADCC 21-25CDCDB 26-30AAACD
31.(12分)(1)宁夏平原,先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4分)
(2)水量逐渐减少。少支流补给,人类引用量大,蒸发严重。(4分)
(3)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干燥、(4分)
32.(8分)
(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 ③ ①(2分)(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2分)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4分)
33.(20分)答案要点
(1)B 地降水量在 2000mm 以上,A地降水量250至500mm , B地降水量多于A地。(2分)因为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1分)地形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1分)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分) B 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多雨;(1分)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1分)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 分)
(2)地质活动相同: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碰撞地带(或均为板块消亡边界),(1分)地质活动(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l分)地形特征不同:C 地形成岛弧一海沟;(2分) D 地形成海岸山脉。(2 分)
(3)该平原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土地资源优势是:耕地面积大;(1分)土壤肥沃;(1分);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1分)“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重要的湿地资源;(1分)湿地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1分)多年来对三江平原的开垦,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物种类减少。(1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