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22
一、选择题
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图5
1.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据此完成以下2题。
3.“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4.“红色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下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某时500hpa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5.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势高低 B.海陆性质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简图”,回答以下2题。
7.下列因素对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小的是( )
A.政治 B.宗教
C.地形 D.矿产资源
8.b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增加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抬升
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
D.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以下3题。
9.按城市化发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c—b—d
B.a—d—b—c
C.d—b—c—a
D.c—d—b—a
10.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11.b图中距市中心6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环地中海地区气候类型独特,农业生产自成一体。据此回答以下2题。
12.环地中海地区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生产,主要得益于对以下哪一种自然条件的改造( )
A.光照条件
B.降水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源条件
13.环地中海地区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主要得益于( )
①市场条件的变化
②机械化的推广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
④水源条件的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某国一农场2010年的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以下2题。
14.该农场位于( )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加拿大中部平原 D.泰国湄公河平原
15.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二、填空题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属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________。
A.240~250米 B.250~260米
C.260~270米 D.270~280米
(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比其他地区密度低。
(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形象地观察和验证水循环的过程,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过程,请结合实验报告,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平底盆、透明的塑料纸、装有沙子的小瓶、小石头、水、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在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将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上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
(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实验结论:水循环现象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
(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的各个环节中,上述实验未能演示出来的有________。(填代号)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填代号)
(3)大自然中的这种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使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 和 的交换。
(4)结合实验分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验,归纳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B
2.解析: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问题日趋严重,大理石雕像长期受酸雨的腐蚀,因而变得“面目残破”。
答案:A
3.C4.D 5.A6.D 7.C 8.A 9.B10.D
11.【答案】 D
【解析】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而且经常下暴雨,造成高地水土流失和低地沼泽化。后来,人们大规模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改变了农业区位条件,使这里更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
12.【答案】 C
【解析】 19世纪中叶以后,环地中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欧洲的城市化进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新鲜水果、蔬菜、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地区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
13.C 14.A
二、填空题
15.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属江南丘陵,根据选线原则即选建在起伏最小、250~260米之间平坦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知公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3)题,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第(4)题,由①②③④的地质构造可知应建在④处,背斜顶部经侵蚀,剩余部分为拱形结构较稳固。
答案: (1)江南丘陵 B
(2)画图略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
(4)④ 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
16.(1)F、G (2)F (3)物质 能量
(4)太阳辐射 (5)通过水循环,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