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七 水体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2·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形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D.f4地段流速最快 2.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B.人类对环节b影响很小 C.人类对环节c影响最大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 (2012·山东实验中学调研)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以下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低纬大陆西侧为寒流 B.中高纬大洋西侧为暖流 C.北半球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D.南半球高纬海区为西风漂流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把近海污染物带走,海洋污染范围变小 C.受甲洋流影响,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面积广大 D.乙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2012·南昌调研)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6.F地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区域风向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B.此时北冰洋极冰范围最广 C.图中的风主要来自南太平洋的东南信风 D.图中海洋北部海区洋流流向为顺时针 9.此风能引起洋流运动,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上升流的是(  ) A.①海区 B.②海区 C.③海区 D.④海区 (201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10~11题。  某地洋流分布示意图 10.图中长粗箭头表示(  ) A.墨西哥湾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11.图M、图N分别表示(  ) A.M—7月;N—1月 B.M—1月;N—7月 C.M—4月;N—10月 D.M—10月;N—4月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2·西安中学3月模拟)(2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 700~3 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三: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 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 (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13.(2012·湖北百所重点联考)(36分)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密集,说明A海区海水的南北温差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流经甲、乙两处的洋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并简述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3)若A海域发生石油泄漏,石油的扩散方向最可能是________方向,评价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1.D 2.B 解析:第1题,f4区域等流时线最为稀疏,根据等流时线的定义可知,该区域流速最快。第2题,人类目前对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最小,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该河流注入A海洋。 3~4.3.A 4.A 解析:第3题,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中低纬环流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第4题,洋流的运动促进了高、低纬之间热量的输送与交换;甲洋流对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受地形影响,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面积较小。 5~7.5.A 6.C 7.B 解析:第5题,E洋流应为中低纬环流圈大洋西侧的洋流,为向北流动的暖流。第6题,F为在西风作用下形成的暖流,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第7题,乙处有寒、暖流交汇,利于渔场的形成。 8~9.8.D 9.B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所以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北冰洋极冰范围较小,风主要来自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并引起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9题,②海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 10~11.10.C 11.A 解析:第10题,图中长粗箭头分布于台湾东侧、南侧,为日本暖流。第11题,由图中短细箭头可知,M图海水流向高纬,受海风的影响,表示7月状况;N图海水流向低纬,受陆风的影响,表示1月状况。 二、综合题 12.答案:(1)5~10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1月至次年4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成因:5~10月为雨季,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湄公河水位。(2)水循环可以通过径流等环节完成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并塑造地表形态;湄公河属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不断释放能量,将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堆积形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以搬运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迁移,以侵蚀和堆积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 解析:第(1)题,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雨季,河流进入汛期,河水补给湖水,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湖水补给河水,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河流属于地表径流,河流通过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3.答案:(1)大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3)东北(东) 加快污染海区海水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的范围。 解析:第(1)题,A海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密集。第(2)题,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流经海域确定洋流名称,根据洋流性质确定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第(3)题,结合洋流流向判断石油扩散的方向;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