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 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 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3—4题。 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 、处暑 4、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 A、①小雪或大雪??? B、②立春或立秋 C、③春分或秋分?? ? D、④芒种或大雪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小题。 5、优质苹果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6、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地 C、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读图,完成7—8小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7、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8、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东岸 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9—10小题。 9、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10、R火山距离首都(甲)约为( ) A、千米 B、千米 C、千米 D、千米 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据此回答11—12小题。 11、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 方向是( )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12、南北纬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 A、洋面水温较低 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 D、空气温度太高 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如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送”危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4小题。 13、“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形成的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14、关于下列四个岛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女王头”位于① B、②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 C、③岛西海岸降水较少 D、①、④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15、读右面地质构造图,岩层①、②、③、④按由老到新的次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下图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答第16—17小题。 16、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17、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图甲为某沿海地区,图乙是沿图甲中的M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剖面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图丙为图甲中湖泊水位的最大与最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8—19小题。 18、图中河流的流向和M处的地质构造及可能存在的资源为( ) A、由北向南 背斜 石油、天然气 B、由南向北 背斜 石油、天然气 C、由北向南 向斜 地下水 D、由南向北 向斜 地下水 19、该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当其蓄水接近图丙中时,一油轮由波斯湾驶向新加坡途中( ) A、顺水逆风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逆水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21、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 ) A、引起海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地降水 普遍增多 D、皮肤癌患者增多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 22—24小题。 22、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 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23、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25、下图为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天气状况是( )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冷,丙地为明朗天气 26、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季节,处的风向是 ,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处此季节盛行 风,其主要成因是 。 (2)当图乙中河流水位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季节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北 B、此时南亚地区正处于雨季 C、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易出现洪水的威胁 D、此季节美国中央大平原易受寒潮影响 27、(24分)材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年较差 () 日 较 差()    年平均 1月 4月 7月 10月  昆 明 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 阳 19.1 8.0 6.9 9.3 8.0 7.5  材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4月 5—10月   月年均降水量 (mm) 降水日数 (天) 月年均降水量 (mm) 降水日数 (天)  昆 明 31.0 66 103.6 79  贵 阳 80.9 77 95.0 7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3)材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材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 28、(11分)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2010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 (2)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

【点此下载】